下列有關計算結果錯誤的是( 。
| A. | 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 |
| B. | NH4N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5% |
| C. | C2H4與C4H8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相同,均為6:2 |
| D. | 已知20℃時,NaCl的溶解度為36g,據此計算出該溫度下其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為36% |
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系;元素質量比的計算;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 | |
專題: | 化學式的計算;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
分析: | A、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判斷. |
解答: | 解:A、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K2Cr2O7中鉻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2+2x+(﹣2)×7=0,則x=+6價,故選項說法正確. B、NH4N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C、C2H4與C4H8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均為1:2,則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相同,均為(12×1):(1×2)=6:1,故選項說法錯誤. D、已知20℃時,NaCl的溶解度為36g,據此計算出該溫度下其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故選:CD.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興趣小組同學為探究鐵的化學性質,如圖進行了以下三個實驗,請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一: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實驗結束后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是 ;
(2)實驗二:關閉K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導管內液面上升;打開K,滴加稀鹽酸,觀察到導管內液面下降,導管口有氣泡冒出,關閉K,導管內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導管內液面下降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3)實驗三: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是: ,這一現象說明 (填“鐵”或“銅”)的活動性更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不斷變化的物質世界里.下列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 | 用干冰做制冷劑進行人工降雨 |
| B. | 久置在空氣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產生一層白膜 |
| C. | 伴隨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 |
| D. | 夏天車胎爆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敏同學的化學復習筆記本上有如下記錄,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 A. | 從溶解度曲線可以知道一定溫度下某個物質的溶解度 |
| B. | 從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以知道金屬活潑性的強弱 |
| C. | 一定溫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質都會使其濃度增大 |
| D. | 配平化學方程式的依據是質量守恒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鐵是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的金屬材料.
(1)酸菜等酸性的食物不宜用鐵質器具長期盛放,因為 .
(2)為減緩海水對鐵質海輪外殼的腐蝕,制造海輪時,會在海輪船底四周鑲嵌比鐵更活潑的金屬.下列金屬適宜船底鑲嵌的是 (填選項).
A.Pb(鉛) B.Cu C.Pt(鉑) D.Zn
(3)對鐵“發藍”處理,其表面將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蝕.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鐵銹蝕的原因是 .
②“發藍”過程的化學方程式如下,式中X的化學式為 .
36Fe+4NaNO2+9NaNO3+26H2O=12X+13NaOH+13NH3↑
③為檢驗“發藍”處理的鐵質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將該零件浸泡于硫酸銅溶液中,發現零件表面出現紅色物質.由此可知該零件“發藍”處理效果 (填“好”或“不好”),因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活動小組,從下列裝置中選用部分裝置組裝后在實驗室里制取氧氣,并通過排水量來測定所收集到氧氣的體積.
(1)寫出圖中有標號的儀器的名稱:① ;② ;③ .
(2)甲同學用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整套實驗裝置接口的正確連接順序為a→ →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實驗過程中,甲同學觀察到E裝置中的水變為紫紅色,這是因為 進入E裝置并溶于水中的緣故.為了防止試驗過程中出現上述現象,相應的改進措施是 .
(4)實驗結束后經計算,乙同學意外發現收集到的氧氣體積大于理論值,為此繼續進行以下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出現“收集到的氧氣體積大于理論值”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Ⅰ:可能是反應生成的二氧化錳分解放出氧氣;
猜想Ⅱ:可能是反應生成的錳酸鉀分解放出氧氣;
做出以上猜想的理由是 .
【實驗驗證】
實驗一:取一定量的二氧化錳于試管中,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二氧化錳的 不變.證明猜想Ⅰ錯誤.
實驗二:取少量錳酸鉀于試管中加熱一段時間, .證明猜想Ⅱ正確.(實驗二方法與實驗一不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堿為什么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質?
(2)某學生做實驗時,不小心將稀硫酸濺到了衣服上,他認為不是濃硫酸,沒有大問題,但過一段時間后發現衣服上出現幾個小洞,這是為什么?
(3)硝酸銨、碳酸氫銨等銨態氮肥為什么不能與草木灰等堿性物質混合施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