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實驗符合規范要求的是
A. “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實驗中,收集好氣體后先將導管移出水槽后停止加熱
B. “凈化渾濁的河水”實驗中,過濾時將懸濁液直接倒入漏斗里
C. “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實驗中,多余的藥品應放回原瓶
D.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實驗中,用稀硫酸與石灰石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第三中學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搜救工作中,搜救犬是根據人體發出的氣味發現幸存者。從微觀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發現幸存者的原因是( )
A. 分子的質量很小 B. 不同分子性質不同 C. 分子間有間隔 D. 分子在不斷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文山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維生素C(化學式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維生素C不屬于氧化物
B. 維生素C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6:8:6
C. 每個維生素C分子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6個氧原子構成
D. 青少年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切忌偏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請結合下列實驗常用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有字母儀器名稱:a_______。
(2)若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發生裝置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若用 B 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_。
(3)若要制取氫氣,在 B 中裝有鋅粒,那么長頸漏斗中應加入_______ (填寫試劑名稱),如果用 E 置收集該氣體,氣體從_______ (填“b 或“c”)進入。
(4)實驗室如用塊狀固體和液體無需加熱制取難溶性氣體,將 B 裝置改進為 C 裝置 (多孔隔板用來 放塊狀固體),其優點是_______。
(5)某同學從圖中選用適當裝置成功的制備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為了進一步驗證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該同學將氣體通入D裝置中,則該裝置中所加入的試劑應為_______ (填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6)把甲、乙、丙三種氣體的試管倒插在盛有水的燒杯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下圖所示的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___(填字母代號 )
A. 丙氣體一定是 H2 B.乙氣體比甲氣體更易溶于水 C. 不可用排空氣法收集甲氣體 D.可以采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丙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氧燭是一種用于缺氧環境中自救的化學氧源,廣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領域,其主要成分為 NaClO3,還含有適量的催化劑、成型劑等。氧燭通過撞擊火帽引發反應后,能持續放出高純氧氣, 主要反應原理為 2NaClO3 == 2NaCl+3O2↑。一根氧燭大約可以供 100 個人呼吸 1 小時。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 氧燭是一種純凈物 B. 氧燭產生氧氣的反應為置換反應
C. 運輸氧燭時,應防止撞擊 D. NaClO3 中 Cl 為-1 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把棉線織成布 B. 濕衣服曬干
C. 把石蠟加熱熔化 D. 鋼鐵腐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勒縣阿拉力鄉中學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數字和化學符號表示下列意義:
(1)2個硫原子__(2)3個氫分子___(3)一個氧原子____ (4)2個二氧化硫分子__ (5)氧離子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2022年第24屆冬季奧運會將在北京市和張家口市聯合舉行。如圖所示,“五環”中甲、乙分別是O2、Fe2O3稀鹽酸Ca(OH)2四種物質中的一種。
(1)若“五環”中相交兩環中的物質間能夠發生化學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五環”中已有的3種物質中,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
②C與甲反應的現象為_____,物質乙與F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③“五環”中的物質Fe可以替換成_____(填一種即可)。
(2)若甲不能與Fe反應但能夠相互轉化,則由甲生成Fe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往AgNO3 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有金屬析出,過濾、洗滌后往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無色氣體放出,則濾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是( )
A. Fe(NO3)2 B. Cu(NO3)2和Fe(NO3)2
C. AgNO3 和Fe(NO3)2 D. AgNO3 和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