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KC103質量 | CuO質量 |
① | 2.0g | 0 |
② | 2.0g | l.0g |
分析 (1)據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利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不需加熱,屬于固液常溫型,故選發生裝置B,氧氣密度比水小,所以氣體從B出來后應通過短管進入C裝置,將水從c排出進入量筒,排出的水的體積即為生成的氧氣的體積;
(2)甲裝置屬于固液常溫制取氣體,實驗室利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均可用此發生裝置,據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
(3)氯酸鉀受熱分解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生裝置A,實驗的目的是證明氧化銅能否催化氯酸鉀的分解、改變其反應速率,還需要測定生成等體積氧氣所需的時間,因此還須選擇CD裝置.
解答 解:(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利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不需加熱,屬于固液常溫型,故選發生裝置B,氧氣密度比水小,所以氣體從B出來后應通過短管進入C裝置,將水從c排出進入量筒,排出的水的體積即為生成的氧氣的體積,故導管接口順序是b→d→c;
(2)甲裝置屬于固液常溫制取氣體,實驗室利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均可用此發生裝置,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3)氯酸鉀受熱分解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生裝置A,實驗的目的是證明氧化銅能否催化氯酸鉀的分解、改變其反應速率,通過是否加入氧化銅來進行探究,所以還需要測定生成等體積氧氣所需的時間,因此還須選擇CD裝置;
故答案為:(1)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b→d→c;
(2)CaCO3+2HCl=CaCl2+CO2↑+H2O(合理均可);
(3)ACD;氣體體積、反應時間.
點評 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二氧化碳、氫氣的方法及催化劑的概念等知識,并能結合題意設計實驗,解答相關問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 | |
B. | ![]() 向一定量的表面含有氧化鋁的鋁片滴加稀硫酸 | |
C. | ![]() 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 | |
D. | ![]() 將鋅片插入盛有一定質量的稀硫酸的燒杯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