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賦予古絲綢之路嶄新的時代內涵,古絲綢之路將中國的發明和技術傳送到國外,下列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稻草造紙 B. 使用火藥 C. 蠶絲織布 D. 冶煉金屬
C 【解析】試題分析:A、需要使用藥品將木頭分解為木質纖維,生成了新物質,化學變化;B、火藥燃燒后生成了新物質,化學變化;C、沒有生成新物質,物理變化;D、將金屬化合物還原為金屬,生成了新物質,化學變化。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化學符號或化學式填空。
(1)2個氦原子___________;(2)小蘇打______________;(3)鋁離子_____________;
(4)3個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__;(5)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__。
2He NaHCO3 Al3+ 3P2O5 H2-1O2 【解析】(1)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2)根據物質組成元素的化合價結合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書寫;(3)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4)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若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5)由...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2018屆初三中考化學復習 水 專題練習 題型:單選題
今年,我國西藏尼泊爾邊界地區發生了多起地震,災區飲用水被嚴重污染,為確保災民的生活用水安全,急需對水進行凈化處理口下列處理措施中,不屬于凈水方法的是
A.吸附沉淀 B.過濾 C.靜置沉淀 D.加肥皂水
D 【解析】 試題分析:凈化水的方法有沉淀、過濾、吸附、蒸餾。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湛江市三校2018屆九年級4月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括號內的物質)不正確的是( )
A. 氮氣中的氧氣(銅) B. 二氧化碳氣體中的水蒸氣(濃硫酸)
C. 氯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硫酸) D. 碳酸鈣中的氯化鈉(水)
C 【解析】A、氮氣中混有氧氣,采用的銅只與氧氣反應,不與氮氣反應,正確;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氣體中混有的水分,且二氧化碳為酸性氣體,不會與濃硫酸反應,正確;C、硫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了硫酸鈉,在除去碳酸鈉的同時引入了新的雜質硫酸鈉,不符合除雜的原則,錯誤。D、碳酸鈣不溶于水,而氯化鈉易溶于水,可以根據這兩種物質溶解性的不同用水把氯化鈉除掉,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湛江市三校2018屆九年級4月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所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過濾 B. 稱量固體 C. 稀釋濃硫酸 D. 除去CO2中的CO
C 【解析】A、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錯誤;B、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中所示操作砝碼與藥品位置放反了,錯誤;C、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正確;D、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一氧化碳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畢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以下兩組實驗都采用了對比的方法。
(1)實驗Ⅰ,將二氧化碳倒入燒杯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Ⅱ,通過甲、乙對比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 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大于空氣 濃氨水中氨分子不斷運動,并可使酚酞溶液變紅 【解析】本題考查了二氧化碳原性質和微粒運動的探究。 (1)實驗Ⅰ,將二氧化碳倒入燒杯中,觀察到的現象是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大于空氣; (2)實驗Ⅱ,通過甲、乙對比可得出的結論是濃氨水中氨分子不斷運動,并可使酚酞溶液變...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畢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實踐活動課上,小紅將家里的彩漂粉(主要成分是過碳酸鈉)帶到實驗室進行探究。她閱讀標簽并查閱相關資料得知:過碳酸鈉是一種白色結晶顆粒,溶于水時,分解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
(1)將過碳酸鈉加入水中溶解后,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檢驗生成的氣體的操作為________。
(2)欲證明過碳酸鈉溶于水后有碳酸鈉生成,選用的試劑為_________。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 稀鹽酸、澄清的石灰水 【解析】(1)根據氧氣的檢驗方法解答; (2)根據碳酸根的檢驗方法解答。 【解析】 (1)過碳酸鈉溶于水時,分解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在加入二氧化錳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氧氣。故要檢驗的氣體為氧氣。檢驗生成的氣體的操作為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 (2)檢驗碳酸根時一般需要用到稀鹽酸,并檢驗稀鹽酸與碳酸根反應生成的氣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畢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符號中,表示2個氫分子的是
A. H2 B. 2H C. 2H2 D. 2H+
C 【解析】【解析】 A、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因此H2表示一個氫分子,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所以2H表示2個氫原子,故B不符合題意; C、根據標在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所以2H2表示2個氫分子,故C符合題意; D、根據標在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所以2H+表示2個氫離子,故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屆九年級質量普查調研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燒的產物,汽油(主要成分為含有5-11個碳原子的碳氫化合物)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液體燃料。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種新型多功能復合催化劑,通過下圖的I、II、III三個環節,將二氧化碳成功轉化為汽油。(圖中a、b是兩種起始反應物的分子結構模型,c、d是最終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質的分子結構模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要實現物質間的轉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劑。下列有關催化劑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編號)。
A.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B.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
C.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發生改變
(2)在一定溫度、一定壓強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環節I除生成CO外,還生成了一種化合物,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環節II由氧化物轉化為碳氫化合物。
(4)認真觀察c和d兩種物質的分子結構模型,試寫出c物質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c和d 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種物質。
(5)“二氧化碳變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國成為此領域的世界領跑者。你認為該成果的現實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條即可)。
AB CO2+H2 CO+H2O C8H10 不是 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減緩溫室效應或節約石油資源) 【解析】(1)A.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正確;B.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正確;C.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不變,錯誤。故選AB。(2)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 CO+H2O (4) 由c的分子結構模型可知,一個c分子中有8C、10H...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