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食用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鮮對人體無害
B.食用酒精和工業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以飲用
C.發生火災時,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進
D.發現煤氣泄漏時,立即打開排氣扇電源開關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遵義市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茶,許多村莊道路兩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關于太陽能路燈所用材料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鋁合金燈柱屬于復合材料 B.硅電池板中的硅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C.燈泡中填充氮氣作保護氣 D.透明的塑料燈罩屬于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應中:
(1)X的化學式為 ;
(2)HNO3中N元素的化合價為 ;
(3)Cu(NO3)2中銅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4)該反應涉及的物質中,直接由原子構成的是 ;
水分子由 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由Na2SO4和CaSO4組成的混合物中,測知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6%。若再計算混合物中的下列各項:①硫元素的質量分數 ②鈉元素的質量分數 ③CaSO4的質量分數 ④Na2SO4和CaSO4的質量比 ⑤CaSO4的質量,以下判斷正確的是21教育網
A、都能確定 B、都不能確定 C、只有①能確定 D、只有⑤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沙東化工廠的廢水中含有HCl和FeCl3 ,再無其它雜質。小明同學采集了該廢水樣品80.7g,向其中滴加20%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時消耗該NaOH溶液80g.待溶液冷至常溫,測得其pH =7.將生成的沉淀濾出,經水洗、干燥后稱重為10.7g.
(1)上述廢水樣品反應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質是(寫化學式,下同) ,溶劑是 ,陰、陽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和正電荷總數之比為 ;
(2)已知上述反應后的溶液在常溫下為不飽和溶液,請計算其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質中所含少量雜質的方法,其中錯誤的是
物質 | 所含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
A | CO | CO2 | 通過足量氫氧化鈉溶液,用濃硫酸干燥 |
B | NaCl | 泥沙xk|b|1 | 溶解、過濾、蒸發 |
C | N2 | O2 | 通過足量的灼熱銅絲網 |
D | NaCl | NaNO3 | 加入適量的AgNO3溶液,過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發現,上個月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記了蓋瓶蓋。對于該溶液是否變質,同學們提出了如下假設:
【猜 想】猜想一:沒有變質; 猜想二:部分變質; 猜想三: ① 。
【查閱資料】Na2CO3溶液呈堿性。
【進行實驗】對猜想二進行驗證。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1. 取少許該溶液于試管中,滴 入適量的 ② 溶液。 | ③ | 猜想二正確 |
2.靜置上述溶液,取上層清液少許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入幾滴w w w .x k b 1.c o mw w w .x k b 1.c o m ④ 溶液[來源:21世紀教育網]新*課*標*第*一*網x k b 1 . c o m | ⑤ x_k_b_1 |
寫出現象③的化學方程式 ⑥ 。
【反 思】氫氧化鈉溶液必須密封保存。
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的原因(用化學方程表示) 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糕點疏松劑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氫鈉,某化學興趣小組對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進行探究.
【探究實驗一】碳酸氫鈉溶液的酸堿性:用pH試紙測得碳酸氫鈉溶液的pH約為10,由此得出結論是碳酸氫鈉溶液呈 .
【探究實驗二】碳酸氫鈉能否與酸反應:取少量固體放入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現象為 .結論:碳酸氫鈉能與酸反應.
【探究實驗三】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氫鈉放在銅片上加熱,如圖所示.
(1)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內壁有水珠.
(2)充分加熱后,將燒杯迅速倒轉過來,加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
(3)通過進一步實驗來確定充分加熱后的固體產物的成分.限選試劑及儀器:稀鹽酸、氯化鈣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餾水、試管、膠頭滴管
序號 | 實驗操作 | 預期現象 | 結論 |
① | 取少量加熱后的固體產物放入試管A中,加入適量蒸餾水,充分振蕩溶解,滴加足量 ,振蕩,靜置 | 產生白色沉淀 | 產物含Na2CO3 |
② | 取操作①后的上層清液于試管B中,滴加
|
| 產物不含NaOH |
(4)根據上述實驗結論,寫出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
“ ”表示氫原子。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發生了改變
B.反應物甲、乙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3
C.甲物質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2
D.生成物丙和丁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