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不含結晶水),分別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
圖1,加熱到50℃時現象如圖2,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3。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圖1中甲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B.圖2中甲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圖3中N表示的是乙的溶解度曲線 D.圖2中兩溶液降溫至30℃都會析出晶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家用飲水機(見右圖)通過電熱使水加熱到95℃時,飲
水機從加熱狀態自動切換到保溫狀態,如水溫降到85℃時,則重新加
熱,使水溫重新上升到95℃。
如此反復,使水溫始終維持在一定范圍內。根據飲水機工作過程,
請你回答以下問題:
(1)若水中含有少量硝酸鹽,反復加熱,會使其中的部分硝酸根離子轉化為亞硝酸根離子(NO2-),在此過程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如何變化?
(2)反復加熱,會導致水中的溶解氧越來越少。你認為長期飲用這種水,是否會導致人
體缺氧?請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3)其實飲水機在加熱時,并不是對整桶水進行加熱的,只是對飲水機內熱水箱中的那部分水加熱。為了比較“切斷電源8小時后一次加熱至95℃”和“8小時內保溫狀態下反復加熱”兩種情況下消耗的電能多少,在沒有電能表的情況下,除本題提供的信息外,還需測量哪兩個或三個量? 、 、( )。(飲水機部分技術指標見右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課本中相關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使階梯蠟燭熄滅的實驗能說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氣
B.向盛有水的小燒杯中加入少量品紅的實驗說明分子在運功
C.氫氧化鈉和鹽酸中和反應實驗說明氫氧化鈉可以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能說明化學變化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玻璃中加入溴化銀(AgBr)和氧化銅可制得變色鏡片,其中所含物質及變色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溴化銀應避光保存
B.變色鏡片可反復變色
C.變色鏡片顏色變深的過程發生了化合反應
D.變色鏡片中的氧化銅在變色過程中質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20℃時,甲、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一定相等
B.40℃時,分別在100 g水中加入45 g 甲、乙,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質的質量
分數相等
C.40℃時,將10%的甲溶液降溫至20℃,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
D.40℃時,將甲、乙的飽和溶液降溫至20℃,析出晶體的質量甲大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分析中(圖中藥品為紅磷和水),不正確的是
|
A. 氮氣不與紅磷反應且難溶于水,是設計該實驗的依據之一
B. 不能用木炭代替紅磷
C. 圖I中進入集氣瓶的水約占燒杯中水的五分之一
D. 圖II所示裝置也可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 B | C | D |
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氧氣 | 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 鹽酸 | 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 固體 | 向一定質量的稀鹽酸中加入鎂粉至過量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感受化學與人體健康的密切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地溝油加工食品 B.用亞硝酸鈉腌制食品
C.缺碘易導致骨質疏松 D.用小蘇打做蛋糕的疏松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