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是我們共同的愿望。下列做法與這種愿望不符的是( )
A. 火力發電廠進行脫硫、控塵處理
B. 工廠廢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
C. 出行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公交車,減少使用私家車
D. 開發使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松花湖是我省著名的旅游區,昔日被嚴重污染。近年來經過綜合治理,水面上已見成群的鳥兒上下翻飛。為確保對松花湖的治理成果,某中學環保小組的同學配合環保部門,定期對河水進行取樣測試。
(1)從物質分類的角度看,湖水和蒸餾水的區別是____________。
(2)除去水樣中難溶性的固體,需將水樣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加熱 ②過濾 ③蒸發 ④冷卻
(3)檢驗該湖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可選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
(4)在治理前,湖水被污染的主要污染來源可能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對金屬鈉做了如下實驗:用鑷子從煤油中取出一塊金屬鈉,用小刀切下一小塊,切口呈銀白色金屬光澤,但光澤瞬間消失變暗,這是因為鈉迅速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氧化鈉。將一小塊鈉投入水中,鈉會漂浮于水面上,同時與水發生劇烈反應,隨即熔化成一個閃亮的小球,在水面上急速游動,鈉逐漸減小直到完全消失。請分析以上實驗現象,歸納出金屬鈉的有關性質:
Ⅰ.物理性質(寫出4點):_______________。
Ⅱ.化學性質:常溫下能與___反應,還能與___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請選擇適當的序號填空。
A綠色 B黑色 C紫黑色 D白色
物質 | 高錳酸鉀固體 | 氧化鎂 | 四氧化三鐵 | 堿式碳酸銅 |
顏色 | ______ | _____ | ______ | ______ |
(2)現有下列物質:
A氧氣 B稀有氣體 C冰水共存物 D含碘鹽 E潔凈的空氣 F液氧
請選用各物質名稱前的字母序號填寫: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
(1)實驗目的:
比較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氧氣、水蒸氣含量的不同。
(2)實驗操作、現象及結論:
①分別向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樣品中滴入相同滴數的澄清石灰水。
現象:盛有空氣的集氣瓶中________,盛有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________。
結論:________。
②取兩塊干燥的玻璃片,一塊放在空氣中,對另一塊哈氣。
現象:________。
結論: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中,下列哪一種現象是不對的( )
A. 罩在燭火上方的燒杯內壁一開始出現少量水霧,隨后消失
B. 可以看到燒杯內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
C. 如果罩住燭火時間太長,燒杯底部將會變黑
D. 用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跟著被點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氧化碳”氣體是一種奇妙的物質。請根據你的知識和經驗回答下列問題:
(1)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為_________
(2)空氣中二氧化碳氣體的含量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強 B森林面積銳減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作為能源
(3)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會導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學家提出我們應該提倡低碳生活,你認為下列措施屬于低碳生活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上班坐公交車或騎車減少私家車的使用 B大量砍伐樹木建造房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
(1)鎂與鹽酸的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用鹽酸除鐵銹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用鹽酸與碳酸鈣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用恰當的化學符號填空:
(1)燃燒時發出耀的白光,用于制作煙花和照明彈的是____________ 。
(2)化學性質不活,可用于填充食品包裝袋是___________。
(3)燃燒后產生一種有刺激性氣味并對大氣形成污染的氣體是___________。
(4)金 _______。
(5)汞________。
(6)銀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