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提出工業生產回收利用空氣中CO2的構想:把空氣吹入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氫鈉;加熱碳酸氫鈉固體又分解放出CO2;在合成塔內CO2與氫氣反應生成甲醇(CH3OH)和水.簡要的生產流程如下圖所示:
[資料卡片]碳酸氫鈉分解溫度是270℃,碳酸鈉在856℃熔化,但還未達到分解溫度.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吸收池中發生了化合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
(2)回收利用空氣中的CO2,降低大氣中CO2濃度,有利于減緩 .
(3)合成塔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該流程中能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
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 |
專題: | 物質的制備. |
分析: | (1)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寫出方程式; (2)根據二氧化碳含量高易造成溫室效應考慮; (3)合成塔中發生的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溫加壓下,生成甲醇和水; (4)流程中能循環利用的物質是:碳酸鈉和水 |
解答: | 解:(1)吸收池中發生的化合反應的反應物是碳酸鈉、水、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氫鈉,用觀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Na2CO3+H2O+CO2═2NaHCO3; (2)二氧化碳含量高易造成溫室效應,所以回收利用空氣中的CO2,降低大氣中CO2濃度,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 (3)合成塔中發生的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升溫加壓下,生成甲醇和水,用觀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CO2+3H2 (4)分解池中,碳酸氫鈉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溫加壓下,生成甲醇和水,由于CO2是氣體,無縫不鉆,無孔不入,所以也會跟著回來點,所以也能循環利用,因此流程中能循環利用的物質是: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Na2CO3+H2O+CO2═2NaHCO3;(2)溫室效應;(3)CO2+3H2 |
點評: | 本考點考查了物質的制備和轉化,物質的制備有一下幾種類型:一種是只能用題目給出的原料來制取;一種是自己選取原料來制備新物質;還有的是給你一部分藥品,其它自選等.本題要根據流程圖,結合物質的性質,靈活應用,答案就會迎刃而解.本考點主要出現在填空題和實驗題中.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白色固體 |
| B. | 木炭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 |
| C. | 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無色無味氣體 |
| D. | 鐵絲加熱后放入氧氣中燃燒生成Fe2O3黑色固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現象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不正確的是( )
| A. | 石油氣經加壓后貯存在鋼罐中,說明分子間有間隔 |
| B. | 水冷卻成冰后體積變大,說明分子的大小發生了改變 |
| C. | 濕衣服在太陽下晾曬干得快,說明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 |
| D. | 水在通電情況下分解成氫氣和氧氣,說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 A. |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 B. | 碳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紅光 |
| C. |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黃色火焰 | D. | 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將兩支燃著的蠟燭罩上茶杯,一會兒后高的蠟燭先熄滅,低的蠟燭后熄滅,同時還觀察到茶杯內壁變黑.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發:從著火燃燒的高層房間中逃離,下列方法中正確的是( )
| A. | 用濕毛巾捂住鼻子 | B. | 成站立姿勢跑出 |
| C. | 彎腰、緊靠墻壁迅速爬向門外 | D. | 打開窗戶跳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低鈉鹽適合患有高血壓、腎病、心臟病的患者服用,蘋果酸鈉鹽(C4H5O5Na)
是低鈉鹽的一種.請回答:
(1)蘋果酸鈉鹽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
(2)5.85gNaCl中鈉元素的質量為 g,與 g蘋果酸鈉鹽含有相同質量的
鈉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污染因素中:
①工業生產中廢液,廢渣的任意排放;
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的任意使用;
④頻頻發生沙塵暴.
其中不會對水源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
| A. | ③ | B. | ①②③ | C. | ④ | D. | 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 A. | 硫:產生淡藍色火焰 | B. | 木炭:火焰呈淡藍色 |
| C. | 鐵絲: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 | D. | 紅磷:產生濃烈的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