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回收廢舊電池的同時,開展了如下的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廢舊干電池填料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錳、炭粉、氯化銨和氯化鋅等,其中氯化銨、氯化鋅可溶于水。
【實驗1】廢干電池的拆卸與處理
(1)興趣小組同學將廢舊干電池卸下的鋅筒、碳棒沖洗干凈,備用。
(2)將銅帽放入鹽酸中,除去銹污,沖洗備用。
【實驗2】檢驗廢干電池筒內黑色固體中MnO2的存在
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1)操作②中過玻璃棒的作用是 ▲ 。
(2)引流。。操作③灼燒黑色濾渣時,會產生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該氣體為 ▲ 。CO2。。
(3)操作④試管中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該氣體為 ▲ 。O2
(4)由此得出結論:濾渣中除含有 ▲ MnO2外,還含有黑色粉末 ▲ 。C
【實驗3】利用回收鋅皮制取氫氣及相關探究
(1)用鋅皮和稀硫酸制取氫氣。用適當的發生裝置,采用排水法收集并測定氫氣的體積(如右圖),氣體從裝置A導管口 ▲ (填“ a ”或“ b ” ) 進,選用儀器B測量排出水的體積,儀器B名稱是 ▲ 。
(2)探究影響鋅與稀硫酸反應快慢的因素。反應過程中用前10 min 內
收集的氫氣體積比較反應的快慢。控制其他條件相同,進行下表4組實驗,獲得數據如下表。
實驗編號 | 試劑 | 前10 min內產生的 氫氣體積(mL) | |
鋅的純度 | 稀硫酸的體積和濃度 | ||
a | 純鋅 | 30 mL 30 % | 564.3 |
b | 含雜質的鋅 | 30 mL 30 % | 634.7 |
c | 純鋅 | 30 mL 20 % | 449.3 |
d | 純鋅 | 40 mL 30 % | 602.8 |
[數據分析]
①比較實驗a和實驗b得到的結論是: ▲ 。
②為了研究硫酸濃度對反應快慢的影響,需比較實驗 ▲ (填實驗編號)。
③探究影響該反應快慢的因素,還需控制的條件是: ▲ (舉一例即可)。
【實驗4】探究經處理干凈的二氧化錳在氯酸鉀分解反應中的催化作用
(1)把干燥純凈的24.5g氯酸鉀和5.5g二氧化錳混勻、裝入大試管中,加熱。
(2)待反應完全后,將試管冷卻、稱量,得到20.4g殘留固體。
(3)再將殘留固體經溶解、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到5.5g黑色固體。
[數據分析]
①該實驗說明:二氧化錳在氯酸鉀分解反應前后, ▲ 不變。
②完全反應后制得氧氣的質量是 ▲ g。(提示:已知所有化學反應遵循如下規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
[實驗反思]
要證明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反應的催化劑,還要做一個對比實驗:將等質量的2份氯酸鉀粉末,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上述實驗所得二氧化錳混勻、裝入試管,另一份裝入另一試管,加熱,比較 ▲ 的大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對應關系不成立的是
A.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作食品保護氣
B.二氧化碳能夠制汽水,是因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
C.鎂燃燒能產生耀眼的強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彈
D.氧氣可以支持燃燒,可用于火箭的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丹同學收集到一瓶渾濁的長江水,利用如下流程來凈化水,最終制成蒸餾水。
![]()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加入的物質是明礬,操作①的名稱是 ▲ ,該操作需要用到的三種玻璃儀器是
燒杯、玻璃棒、 ▲ 。
(2)操作②選用 ▲ 除去水中色素和異味,該過程主要是 ▲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3)小丹同學取少量液體D于試管中,加入少量 ▲ ,振蕩,發現有少量泡沫且有大量垢狀物產生,說明液體D是硬水,通過操作③ ▲ (填操作③的名稱)可以將該硬水軟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 。
(2)等到紅磷燃燒停止,白煙消失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約占其剩余容積的 。
(3)反應后瓶中剩余的氣體主要是 ,此實驗還可以說明該氣體的一條物理性質: 。
(4)老師說一般不能用木炭粉代替紅磷進行實驗,請你說說原因 。
(5)已知金屬鎂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氮氣反應,如果用鎂條代替紅磷進行此實驗,則進入集氣瓶中的水會 (偏多、不變或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且二氧化碳充當氧化劑的是( )
A.CO2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石蕊試液變紅 B.CO2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混濁
C.CO2在高壓低溫下變成雪狀固體 D.CO2通入赤熱的炭變成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