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A-G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A的濃溶液能揮發出刺激性氣味的氣體,A和鐵粉、氫氧化鈉會反應,所以A是鹽酸,從C→D的反應過程中有藍色沉淀生成,依據復分解反應原理可知C中含有銅離子,鹽酸和F會生成含有銅離子的C,所以F可以是氧化銅或氫氧化銅,C就是氯化銅,氯化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也會生成氯化鈉和水,所以D是氯化鈉,氯化銅和鐵粉反應會生成氯化亞鐵和銅,鹽酸和鐵反應會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所以B是氯化亞鐵,E為白色沉淀,A、B、D中都含有氯離子,和G反應會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硝酸銀,然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驗證即可.
解答 解::(1)A-G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A的濃溶液能揮發出刺激性氣味的氣體,A和鐵粉、氫氧化鈉會反應,所以A是鹽酸,從C→D的反應過程中有藍色沉淀生成,依據復分解反應原理可知C中含有銅離子,鹽酸和F會生成含有銅離子的C,所以F可以是氧化銅或氫氧化銅,C就是氯化銅,氯化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也會生成氯化鈉和水,所以D是氯化鈉,氯化銅和鐵粉反應會生成氯化亞鐵和銅,鹽酸和鐵反應會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所以B是氯化亞鐵,E為白色沉淀,A、B、D中都含有氯離子,和G反應會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硝酸銀,經過驗證,推出的各種物質均滿足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合理,所以A是鹽酸,B是氯化亞鐵,C是氯化銅;
(2)D→E的反應是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化學方程式為:NaCl+AgNO3=AgCl↓+NaNO3;
(3)通過推導可知,A是鹽酸,G是硝酸銀,鹽酸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硝酸顯酸性,所以在A→E的反應過程中,A與G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所得溶液的pH<7;
(4)通過推導可知C是氯化銅,氯化銅溶液與鐵粉反應后,取剩余固體加入鹽酸,沒有氣體放出,說明反應后的固體中沒有鐵粉,鐵粉可能剛好與氯化銅反應,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亞鐵,有可能鐵粉不足,沒有與氯化銅完全反應,此時反應后的溶質是氯化亞鐵、氯化銅,所以C與鐵粉反應后的溶液組成中除了H2O外,一定存在的物質有FeCl2,可能存在的物質有CuCl2.
故答案為:(1)HCl,FeCl2,Cucl2;
(2)NaCl+AgNO3=AgCl↓+NaNO3;
(3)<;
(4)FeCl2,CuCl2.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①向燒杯中加入10mL氫氧化鈉 溶液,并滴入幾滴酚酞溶液; 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斷攪拌溶液 | ①溶液顏色變紅; ②不斷攪拌溶液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 | 酸和堿發生了中和反應,該反應屬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復分解反應 |
實驗方案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方案一 | 取樣,滴入適量的氯化鋇溶液 | 出現白色沉淀 | 硫酸過量 |
方案二 | 取樣,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不變色 | 酸、堿恰好反應 |
方案三 | 取樣,滴入幾滴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變紅 | 硫酸過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產品保鮮 | B. | 生石灰用作食品的干燥劑 | ||
C. | 碳酸鈣用作牙膏的摩擦劑 | D. | 小蘇打用作焙制糕點的疏松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試管內剩余的固體為 Na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次數 | 樣品質量(g) | 所用稀硫酸質量(g) | 所得沉淀質量(g) |
第一次 | 8.00 | 50 | 1.95 |
第二次 | 8.00 | 50 | 1.98 |
第三次 | 8.00 | 50 | 1.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孩了缺乏微量元素鈣容易患佝僂病 | |
B. | 霉變花生含黃曲霉毒素對人體有毒,必須煮熟后才可食用 | |
C. | 碳纖維、青銅、汽車輪胎都屬于復合材料 | |
D. | 可以用燃燒法區別棉質衣物和真絲織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