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B、C、D、E是九年級化學中常見的五種物質。已知C是人體胃液中可以幫助消化的物質,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應及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一”表示相連的兩物質之間能發(fā)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條件、反應物、生成物已略去。
(1)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與D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
B轉化為A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
C轉化為A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2)B與E的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3)寫出E物質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aCO3+2HCl=CaCl2+H2O+CO2 ↑ 2H2O2H2↑+O2 ↑ Zn+2HCl= ZnCl2+H2 ↑ 置換 放熱 作食品干燥劑
【解析】本題為框圖型推斷題,關鍵是根據題干敘述,找準解題突破口,直接得出有關物質,然后根據框圖,結合物質的性質,推斷得出其他物質。
C是人體胃液中可以幫助消化的物質,則C為鹽酸,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則D是碳酸鈣,碳酸鈣能轉化為E,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E可能是二氧化碳或氧化鈣,鹽酸能與E反應,氧化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則E是氧化鈣,氧化鈣能與B反應,且B電解時能轉化為A,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則B是水,C能轉化為A,鹽酸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則A為氫氣,將推測結果代入框圖,推測合理。因此:
(1) C與D的反應是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B轉化為A的反應是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H2↑+O2 ↑ ;C轉化為A的反應可以是鹽酸與鋅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該反應Zn+2HCl= ZnCl2+H2 ↑,該反應是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2) 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大量的熱。B與E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3)E是氧化鈣,可用作食品干燥劑。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工業(yè)廢水的綜合利用,某化學小組在實驗室中完成了以下實驗。
①固體物質的成分有哪些____________?
②寫出乙與硝酸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操作I和操作Ⅱ中都要用到一種玻璃儀器。該儀器在操作Ⅱ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同學去鹽場觀,帶回了部分粗鹽樣品,并對其進行了如下探究:
(1)操作①中必須用到的一種儀器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③的名稱是__________;
(3)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100g7.5%的氯化鈉溶液經檢測,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填序號)
A.稱量使用的砝碼有缺損 B.精量時特鹽與砝碼放反了
C.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D.裝瓶時,有少量溶液酒出
(4)查閱資料得知:粗鹽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雜質外,還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雜質(假定可溶性雜質只有MgCl2一種),為了得到較純凈的氯化鈉,小組同學將所得的一精鹽”又作了如下處理:
①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得到的濾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實驗過程中不考慮損耗,最終到的NaCl固體的質量將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鹽中NaCl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敏研究影響鋅與鹽酸反應快慢的因素。
序號 | 鹽酸溶液濃度 | 2分鐘內產生氫氣的體積 |
1 | 5% | 10mL |
2 | 15% | 28mL |
(1)圖甲中A、B儀器可以組裝一套測量氣體體積的裝置,利用該裝置時A中的_____管接c。
(2)他選用2克完全相同的鋅片分別和同體積5%、15%的稀鹽酸進行實驗。獲得表格數據。由此推斷實驗是通過______來體現反應快慢的。
(3)小敏分析數據得到如下結論:鋅與鹽酸反應快慢與鹽酸濃度有關,鹽酸濃度越大反應越快。其他同學認為結論不可靠,他們的依據是:________。
(4)實驗中小敏發(fā)現鋅與鹽酸反應時,一開始產生氫氣速度并沒有隨鹽酸濃度的減少而減慢,查閱資料得知化學反應中往往伴隨著能量變化。由此作出猜想:鋅與鹽酸反應快慢還與_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硫酸廠欲測定排放的廢水中硫酸的質量分數(假設廢水中只含硫酸一一種溶質),取廢水樣品200g,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廢水中硫酸的質量隨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質量變化如下圖所示,
(1)要配制100g5%的氫氧化鈉溶液,需氫氧化鈉固體質量為___________g;
(2)計算該廢水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下圖是一種家用電熱水壺,所用材料屬于合金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號,下同),屬于單質的是_______, 屬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
(2)學習化學需要在宏觀物質的性質與其微觀結構之間建立聯系。
1個CO2分子由_____構成。在氫氧化鈉、氯化鈉、硫酸三種物質中,由陰陽離子構成的是____,這三種物質的水溶液中pH<7的是______。
(3)A~G七種物質之間具有如下圖所示轉化關系。已知:A是一種含鐵的礦石的主要成分,其中金屬與非金屬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2;B中鐵的質量分數為70%;C是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它是形成酸雨的物質之一;F可溶于G的稀溶液并產生氣體,該氣體是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的理想燃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A的化學式為______ ,已知A轉化為B時金屬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則A中非金屬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
②B與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③C→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④B與G的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B. 甲、乙兩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NaBr
C. 乙原子的核內中子數為11
D. 甲原子核外共有5個電子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如圖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稱取一定質量的碳酸鈉裝入氣球,將氣球套在錐形瓶上。將藥品全部倒入裝有足量稀鹽酸的錐形瓶中,氣球迅速脹大。稱量反應前后裝置的總質量,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數 | 1 | 2 | 3 |
碳酸鈉質量/克 | 0.53 | 1.06 | 2.12 |
反應前裝置總質量/克 | 66.33 | 66.86 | 67.92 |
反應后裝置總質量/克 | 66.19 | 66.62 | 67.42 |
(1)計算第1次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為______________。
(2)分析數據發(fā)現每次反應前后裝置的總質量均不相等,請以第1次反應為例,通過計算說明該反應是否遵循質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空氣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結果精確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甜葉菊苷具有高甜度低熱能的特點,是一種新型甜味劑,我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生產國,實驗小組欲探究甜葉菊苷的元素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提出猜想] 甜葉菊苷由什么元素組成?
[進行實驗]小晴取適量的甜葉菊苷按圖進行操作,并分別將干冷的燒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倒置與火焰上方。
[討論交流]其他同學認為小晴的實驗設計不嚴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經改進試驗后,檢驗到甜葉菊苷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確定甜葉菊苷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
[繼續(xù)探究]為了進步確定其元素組成。利用下圖進行實驗。(已知:裝置中C中的氧化銅能確保甜葉菊苷中的碳元素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
(1)實驗前要通一會兒氮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數據記錄]4.02g甜葉菊苷在C裝置中充分燃燒后,D裝置增重2.7g, E裝置增重8.36g。(產物被完全吸收)
[分析與結論]數據分析: 4.02g 甜葉菊苷中氧元素的質量為___g,由此可以確定甜葉菊苷是由碳,氫,氧元素組成。
[反思評價]若沒有F裝置,對氧元素質量測定結果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