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質W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后的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據以上信息,下列關于物質W組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含有C、H、O三種元素 B.只含C、H元素
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氨(NH3)的制取和有關性質的探究實驗。
資料卡片:氨氣通常情況下是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小,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極易溶于水,濃氨水具有揮發性。加熱熟石灰和氯化銨固體混合物可以生成氨氣,若要快速產生氨氣,可以將濃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
請根據有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2)利用A裝置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將濃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產生氨氣,發生裝置最好是 (選填裝置編號)。
(4)研究性學習小組用D裝置收集氨氣,判斷氨氣已經收集滿的方法是 。
(5)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右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氨的性質,觀察到脫脂棉團由白色變為紅色。該現象涉及到的性質是 (填字母編號)。
A.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B.濃氨水具有揮發性
C.氨氣有刺激性氣味 D.氨氣的水溶液顯堿性
(6)若將制取氨氣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飽和溶液置于小燒杯并放入一只大燒杯中(如右下圖),在大燒杯中加入下列物質,觀察到小燒杯中飽和溶液變渾濁,則加入的物質是 (填字母編號)。
A.水和濃硫酸 B.水和氯化鈉固體
C.水和硝酸銨固體 D.水和氫氧化鈉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某化肥包裝袋上的部分說明:新|課 |標|第 |一| 網
(1)碳酸氫銨保存時注意事項是 ;
(2)將碳酸氫銨和氫氧化鈣混合研磨就會發生反應,并可聞到刺
激性氣味。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聞到的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氨氣,它能使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節能減排,科學家發明了一種以某種鎂硅酸鹽礦石[主要成分Mg3Si2O5(OH)4]為原料的新型綠色水泥。全球鎂硅酸鹽儲量豐富,新型綠色水泥不必擔心原材料,推廣潛力很大。新型綠色水泥與傳統水泥對比如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CO3 ==== CaO+ CO2↑ Mg3Si2O5(OH)4 ==== 3MgO + 2SiO2 + 2H2O↑
以上兩個反應都屬于 ▲ (填寫基本反應類型)。
(2)與傳統水泥相比,每生產和使用1噸綠色水泥能夠減少排放 ▲ 噸二氧化碳。
(3)傳統水泥生產中,高溫煅燒某種石灰石50噸,可產生二氧化碳多少噸?已知該石灰石中碳酸鈣含量為80%,雜質不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糖類、油脂、蛋白質都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我們不需要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因為多數維生素能在人體內合成
C.由于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所以我們要多食用加碘食鹽
D.由于霉變食物中含有能損害人的肝臟、誘發肝癌等疾病的黃曲霉毒素,因此,我們絕對不能食用霉變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A.C+CO22CO B.3CO+Fe2O3
2Fe+3CO2
C.2Na+2H2O=2NaOH+H2↑ D.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混鹽一般是由一種陽離子與兩種酸根離子組成的鹽,如:Ca(NO3)Cl。漂白粉中有一種混鹽CaOCl2(其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
(1)已知CaOCl2中的一種酸根離子是次氯酸根離子(ClO—),則另一種酸根離子對應的酸的化學式為 。若將該混鹽改寫成如Ca(NO3)Cl的形式,其化學式可表示為 。
(2)在Ca(NO3)Cl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探究物質的燃燒條件,某同學進行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現象①③說明物質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
B.現象②③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氧氣
C.現象①②說明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的著火點低
D.現象②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圖像與對應的表述不吻合的是 ( )
A.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水
B.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
C.向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D.某溫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