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時,分別將50g水倒入盛有20gNaCl和KNO3固體的燒杯中,充分攪拌,隨溫度變化,實驗現象如圖1所示.
請參考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回答:
(1)分析實驗現象,甲、乙燒杯中對應的物質分別是 ,判斷依據是 ;
(2)30℃時,甲、乙兩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是:甲 乙(填“>“、”<“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泰安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學符號中的數字“2”表示的意義不正確的是
A.2Na:“2”表示兩個鈉元素 B.NO2:“2"表示一個二氧化氮分子含有兩個氧原子
C.2OH- :“2”表示兩個氫氧根離子 D.:“ +2"表示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臨沂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紙上寫字,如右圖。
(1)現象:放置一會兒發現用______(填“濃”或“稀“) 硫酸在白紙上寫的字變黑。
(2)結論:同種酸由于______不同,它們的性質不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臨沂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灑出的灑精在桌上燃燒起來,立刻用水撲滅 B.生活中把水煮沸來降低水的硬度
C.液化石油氣泄露,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D.回收各種廢棄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濟寧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探究小組欲從含有FeCl3、CuCl2的廢液中回收金屬銅,取一定量的廢液樣品加入少量鐵粉,一段時間后鐵粉完全溶解,但未發現紅色固體沉積.
出現這種現象的可能原因是 ;
經查閱資料,鐵粉在廢液中發生兩個化學反應:
①2FeCl3+Fe═3FeCl2 ②CuCl2+Fe═FeCl2+Cu
(2)探究小組另取廢液,向廢液中加入一定且足量的鐵粉至充分反應,溶液變為淺綠色,過濾、干燥,稱得固體沉積物質量與加入鐵粉質量相等.
①固體沉積物質量與加入鐵粉質量相等的原因是 ;
②經測定,反應后得到銅的質量為1.6g,其中,反應①消耗鐵粉的質量是 ,反應②消耗鐵粉的質量是 (計算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濟寧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相同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種金屬,其發生反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讀識如圖并判斷,下面推理合理的是( )
①反應速率:Mg>Fe>Zn ②反應生成氫氣質量:Mg=Fe=Zn
③反應后溶液質量:Mg=Fe=Zn ④反應后溶液溶質質量分數:Mg<Fe<Zn.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濟寧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應用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小蘇打用作糕點膨松劑 B.生石灰用作袋裝食品干燥劑
C.肥皂水用來區別硬水、軟水 D.活性炭用來去除冰箱內異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西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經過監測和治理,我省的土壤質量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個別地區仍然存在鹽堿地。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為此開展了實踐活動,他們采集了本地的土樣,并對土樣圍繞兩個問題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
①枸杞和合歡均可在輕度鹽堿地中生存。
②鹽堿地顯堿性。
③該土樣中的可溶性物質只含NaCl,CaCl2和Na2CO3。
探究過程
(1)甲組探究土樣的酸堿度
具體操作是 ,由此得出,該土樣的pH>7。
(2)乙組探究土樣的成分(如圖所示)
向土樣中加入足量的蒸餾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同學們對溶液I中的溶質成分很感興趣,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含NaCl
猜想二:含NaCl、CaCl2
猜想三:含NaCl、Na2CO3
設計實驗,繼續探究:
驗證猜想所用試劑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果 | |
方案一 |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①正確 |
方案二 | 無明顯現象 | 猜想②不正確 | |
方案三 | 猜想③正確 |
反思與評價:
①通過交流,甲組認為乙組的方案一不太嚴謹,理由是 。
②同學們對沉淀 CaCO3的來源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一致認為 CaCO3也可能來自土樣本身。請解釋土樣中存在 CaCO3的原因 。
總結與提升:
改良我省的鹽堿地,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造福山西人民,我們任重而道遠。以下建議你認為正確的是
A.輕度鹽堿地可以種植枸杞
B.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鹽堿地
C.鹽堿地應避免施用堿性化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煙臺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5月18日,我國在南海進行的“可燃冰”試采獲得成功.在由煙臺建造的半潛式鉆井平臺“藍鯨1號”上,通過對海底可燃冰礦藏進行降壓使可燃冰分解,再通過沙、水、氣分離技術獲得連續穩定的天然氣.
(1)天然氣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2)沙、水分離可采用的方法是
(3)開采出的氣體可用液化天然氣船運輸.這種船的內膽是用殷瓦鋼(鎳鐵合金)建造的.這種殷瓦鋼非常嬌貴,用出汗的手摸一下,就會很快銹蝕.請分析汗水能使殷瓦鋼很快銹蝕的原因
(4)科學家還在嘗試一種開采可燃冰的新方法﹣CO2置換開采法:向海底可燃冰層注入CO2,換出可燃冰中的天然氣.這種方法在環保方面的優點是 (答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