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為世界純堿工業技術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該法以NaCl、NH3、CO2等為原料,先制得NaHCO3,進而生產出純堿。有關化學反應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Ⅰ.(1)碳酸氫銨與飽和食鹽水反應,能析出碳酸氫鈉晶體的原因是_____。
a.NaHCO3難溶于水
b.NH4Cl難溶于水
c.NaHCO3的溶解度相對較小,在溶液中首先結晶析出
d.NH4Cl的溶解度相對較小,在溶液中首先結晶析出
(2)某活動小組根據上述原理,模擬碳酸氫鈉的制備實驗: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氨化的飽和食鹽水中制備碳酸氫鈉,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說明:(1)圖中夾持、固定用的儀器未畫出
(2)“氨化的飽和食鹽水”就是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至飽和
請回答:
①上圖裝置中有一處不合理,應如何更正_____________;活動小組合理更正裝置后,加入試劑進行實驗。
②實驗結束后,分離出NaHCO3晶體的操作是_____(填操作的名稱);
③實驗時,為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須向飽和食鹽水中先通入NH3至飽和的原因是______;
Ⅱ.該法所得的純堿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現用下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圖中夾持、固定用的儀器未畫出)。
實驗步驟如下:
①按上圖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②準確稱得盛有堿石灰(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質量為83.4g;
③準確稱得6.0g純堿樣品放入裝置B的廣口瓶中;
④打開裝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緩緩滴入稀硫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⑤打開彈簧夾,往試管A中緩緩鼓入空氣數分鐘,然后稱得干燥管D的總質量為85.6g。
請回答:
(1)鼓入空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裝置A中試劑X的溶質最適宜選用______(填化學式);
(2)若沒有C裝置,則會導致測定結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響”);
(3)根據實驗中測得的有關數據,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_____(用百分數表示,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c 乙裝置中的導管應改為長進短出 過濾 NH3在水中的溶解度遠大于CO2 驅趕裝置中的氣體,使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完全被D中堿石灰吸收 NaOH 偏大 88.3%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Ⅰ.( 1 )碳酸氫銨與飽和食鹽水反應,能析出碳酸氫鈉晶體的原因是NaHCO3的溶解度相對較小,在溶液中首先結晶析出。( 2 ) 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氨化的飽和食鹽水中制備碳酸氫鈉。①上圖裝置中有...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氯化鈉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氯化鈉溶液的操作步驟如下:計算、稱量、量取、___________。
(2)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時,發現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右應 ______ 。(填字母)
A.增加適量氯化鈉固體 B.減少適量氯化鈉固體 C.調節平衡螺母
(3)將氯化鈉和水依次倒入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過程中,小明俯視讀數,這樣配得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會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溶解 A 攪拌,加速溶解; 偏高 【解析】(1)根據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驟解答;(2)根據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判斷當發現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向右盤,藥品與砝碼質量大小關系,選擇合理的操作方法;(3)根據溶解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溶解解答;(4) 根據俯視讀數看到的讀數偏大,但量取的液體正好偏小,根據溶質不變,溶劑減少,溶液質量就減少來判斷溶質質量分數的情況。(1)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驟是:計算、...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贛州市心城區六校聯盟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 生理鹽水 B. 高錳酸鉀 C. 富氧空氣 D. 乙醇汽油
B 【解析】A、生理鹽水中有食鹽、水,屬于混合物,錯誤;B、高錳酸鉀是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正確;C、富氧空氣空氣中有氧氣、氮氣等物質,屬于混合物,錯誤;D、乙醇汽油中有乙醇、汽油等物質,屬于混合物,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高郵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丁二酮(C4H6O2)可用作糖果增香劑。下列關于丁二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丁二酮中含有氧分子
B. 丁二酮相對分子質量為86g
C. 丁二酮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 丁二酮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24:3:16
D 【解析】A.丁二酮是由丁二酮分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錯誤; B.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通常省略,故錯誤; C.丁二酮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4):(1×6):(16×2)=24:3:16,可見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錯誤; D.丁二酮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4):(1×6):(16×2)=24:3:16,故正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高郵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屬于復合化肥的是
A. K2CO3 B. NH4HCO3 C. KNO3 D. Ca3(PO4)2
C 【解析】A、碳酸鉀(K2CO3)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 B、碳酸氫銨(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 C、硝酸鉀(KNO3)中含有鉀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 D、磷酸鈣【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屬于磷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7屆九年級自主招生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圖 1 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其中與集氣瓶相連的壓強傳感器等電子設備能將集氣瓶內氣體壓強精確地記錄下來。圖 2、圖 3 是用該裝置測得的紅磷和木炭分別在集氣 瓶中燃燒的壓強-時間關系圖(該裝置氣密性良好,p0 是集氣瓶內初始壓強,p 和 p′分別是反應結束后恢復到室溫時集氣瓶內的壓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燃燒匙內所裝紅磷或木炭的多少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B. 反應開始時集氣瓶中壓強瞬間變大是由燃燒放熱造成的
C. p≈0.79p0,p′≈p0 是由反應前后氣體體積變化造成的
D. 只可根據圖 2 推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A 【解析】A、紅磷應過量,燃燒產物是固體,木炭燃燒產物是氣體,多少對實驗結果無影響,故A錯誤;B、反應開始時集氣瓶中壓強瞬間變大是由燃燒放熱造成的,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故B錯誤;C、 p≈0.79p0,p′≈p0 是由反應前后氣體體積變化造成的,紅磷燃燒產物是固體,木炭燃燒產物是氣體,故C正確;D、只可根據圖 2 推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紅磷燃燒產物是固體,故D正確。 點睛∶本實驗...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3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根據圖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儀器的名稱:a________________,b_____。
(2)用高錳酸鉀固體制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裝置A和D連接進行此實驗,實驗結束,停止加熱前要先______,目的是______。
(3)寫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其發生裝置可用C(多孔隔板用來放塊狀固體)代替B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如用E裝置收集CO2,則氣體應從____________端通入(填“c”或“d”)。
酒精燈 長頸漏斗 2KMnO4K2MnO4+MnO2+O2↑ 將導管移出水面 防止水倒吸造成試管炸裂 CaCO3+2HCl═CaCl2+H2O+CO2↑ 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節約藥品 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雜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3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人體內元素失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下列疾病可能與缺鈣有關的是
A、佝僂病 B、大脖子病 C、貧血癥 D、智力低下
A 【解析】 試題分析:人體內元素失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缺鈣會引起佝僂病。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江津二中等)八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階段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適當的方法把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轉變為飽和溶液,其溶液質量( )
A. 變大 B. 變小 C. 不變 D. 變大、變小、不變都有可能
D 【解析】將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硝酸鉀,減少水,降低溫度,當加入硝酸鉀時,溶液的質量增加,當減少水時,溶液的質量減小,當降低溫度時,溶液的質量不變,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