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中有一樣品,已知是由氧化亞鐵和氧化銅組成.小科把樣品均分成兩份,根據學過的知識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一:將其中一份樣品加入過量鹽酸得到溶液A;
步驟二:將另一份樣品在加熱條件下與過量一氧化碳充分反應得到粉末B;
步驟三:將溶液A、粉末B混合,結果產生無色氣體0.5克,并得到不溶于物32克和不含Cu2+的強酸性溶液.
(1)溶液A的溶質中,除生成的氯化亞鐵和氯化銅外,還含有________;
(2)計算原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
(3)計算粉末B中鐵的質量;
(4)原樣品中氧化亞鐵和氧化銅的質量比為多少?
分析:(1)根據步驟一中加入的鹽酸是過量的,可以作出判斷; (2)由于鐵比銅活潑,可以和銅鹽反應,而步驟三中得到的是不含Cu2+的強酸性溶液,可以判斷32 g不溶物全部為銅,可以據此解答; (3)兩份中含有銅的質量為32 g,那么一份中含有銅的質量為16 g,而該銅為鐵和氯化銅反應后得到的,可以據此結合所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進行求算; (4)根據鐵元素的質量守恒可以求算出氧化亞鐵的質量,結合(2)的解答可以完成解答. 解:(1)答:HCl 步驟一中加入的鹽酸是過量的,所以在反應后的溶液中還含有HCl; (2)答:原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為40 g. 由于鐵比銅活潑,可以和銅鹽反應,而步驟三中得到的是不含Cu2+的強酸性溶液,說明銅已全部被鐵置換出,而鐵不能存在于強酸性的溶液中,從而可以判斷32 g不溶物全部為銅,根據銅元素的質量守恒,即氧化銅中的銅元素和反應后生成的銅的質量相等,可得: 32 g÷ (3)答:粉末B中鐵粉的質量為28 g. 設與鹽酸反應的鐵粉的質量為x,與氯化銅反應的鐵粉的質量為y, 其中鐵和氯化銅反應生成銅的質量為:32 g÷2=16 g 所以生成鐵的質量為:14 g+14 g=28 g (4)答:原樣品中氧化亞鐵和氧化亞銅的質量比為9∶5. 根據鐵元素的質量守恒可以求算出氧化亞鐵的質量,B中含鐵粉的質量為28 g,即鐵元素的質量為28 g,則兩份中含有的鐵元素的質量為56 g 56 g÷ 72 g∶40 g=9∶5; 點評: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要熟記和理解有關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的方法、步驟和格式等相關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特別是有關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意義、不純物質的質量與純物質的質量的相互轉化方法,以及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方法、步驟和格式等,細致地閱讀、分析題意,聯系著生產、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題目的要求,認真地進行選擇或解答即可. |
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2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浙江寧波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2012•寧波)實驗室中有一樣品,已知是由氧化亞鐵和氧化銅組成.小科把樣品均分成兩份,根據學過的知識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一:將其中一份樣品加入過量鹽酸得到溶液A;
步驟二:將另一份樣品在加熱條件下與過量一氧化碳充分反應得到粉末B;
步驟三:將溶液A、粉末B混合,結果產生無色氣體0.5克,并得到不溶于物32克和不含Cu2+的強酸性溶液.
(1)溶液A的溶質中,除生成的氯化亞鐵和氯化銅外,還含有 ;
(2)計算原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
(3)計算粉末B中鐵的質量;
(4)原樣品中氧化亞鐵和氧化銅的質量比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浙江省中考真題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中有一樣品,已知是由氧化亞鐵和氧化銅組成。小科把樣品均分成兩份,根據學過的知識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一:將其中一份樣品加入過量鹽酸得到溶液A;
步驟二:將另一份樣品在加熱條件下與過量一氧化碳充分反應得到粉末B;
步驟三:將溶液A、粉末B混合,結果產生無色氣體0.5克,并得到不溶于物32克和不含Cu2+的強酸性溶液。
(1)溶液A的溶質中,除生成的氯化亞鐵和氯化銅外,還含有 ;
(2)計算原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
(3)計算粉末B中鐵的質量;
(4)原樣品中氧化亞鐵和氧化銅的質量比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2年浙江省寧波市中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