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們學習化學的重要思想方法.試根據以下材料,結合你所學過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一滴水里大約有15萬億億個水分子,如果10億人來數,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約需3萬多年.
材料2:大多數物質都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材料1說明 ______.
材料2說明 ______.
(2)欲將20℃時的KNO3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號) ______;
A、降溫 B、加水 C、倒出一半溶液
你還可以采用的另一種方法是 ______.
解:(1)由題目中的資料1,分析可知,分子是構成物質的粒子,質量小,數目多;
由題目中的資料2,分析可知,分子間有間隔,所以才會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2)因為已知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所以如果“欲將20℃時的KNO3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則可以通過降溫;當然,也可以蒸發溶劑或增加溶質硝酸鉀的質量.
故答為:(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粒子,質量小,數目多;分子間有間隔;
(2)A;蒸發溶劑.
分析:(1)由題意,分析可知“一滴水里大約有15萬億億個水分子,如果10億人來數,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約需3萬多年”,可見:分子是構成物質的粒子,質量小,數目多;“大多數物質都有熱脹冷縮的現象”說明分子間有間隔;
(2)欲將20℃時的KNO3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溫、蒸發溶劑等方法.
點評: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熟練記憶分子和原子的性質;掌握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