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直接寫出儀器的名稱;
(2)根據實驗室制取氧氣反應原理和反應條件來進行判斷;
(3)用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反應條件為常溫下反應,選用固液常溫型的裝置;考慮二氧化錳的作用;
(4)考慮氧氣的密度和檢驗方法;
(5)根據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
(6)根據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
(7)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的發生裝置為“固體加熱型”進行選擇;常溫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極易溶于水,進行選擇收集裝置.
解答 解:(1)圖中所給儀器的名稱為:試管、集氣瓶;
(2)“綠色化學”要求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消除污染.你認為在中學化學實驗室中,甲、丙兩種制取氧氣的途徑中,甲途徑更體現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追求.
(3)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不需要加熱,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B,其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4)用C裝置收集氧氣,為向上排空氣法,其依據是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檢驗是否是氧氣的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
(5)某同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E裝置收集,裝入藥品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實驗時發現E裝置出現了紅色,其可能原因是試管口沒有放一小團棉花,高錳酸鉀進入導氣管.
(6)實驗室里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時,一有氣泡產生,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剛開始的氣泡為試管中空氣;應待均勻連續的冒氣泡時,再收集.實驗結束時應先移導管,然后再消滅酒精燈,原因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試管;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應正放在桌上并蓋上玻璃片.
(7)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的發生裝置為“固體加熱型”,因此發生裝置選擇:A;常溫下氨氣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極易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應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選D;
故答案為:
(1)試管,集氣瓶,(2)甲.(3)B,催化,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4)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
(5)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試管口沒有放一小團棉花.
(6)剛開始的氣泡為試管中空氣;均勻連續的冒氣泡,移導管,再消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試管; 正.
(7)A,D.
點評 熟練掌握實驗中選擇收集裝置和發生裝置的依據,其中氣體制取裝置的選擇要看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收集裝置的選擇要看氣體的密度和溶水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溶質是CuSO5*5H2O | B. | 藍礬中的結晶水變成了溶劑水 | ||
C. | 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減少 | D. | 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 |
B. | 化合反應是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 |
C. | 物理變化一定伴隨化學變化 | |
D. | 化學變化一定伴隨物理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淀粉由水和二氧化碳組成 | |
B. | 淀粉中一定含C、H、O三種元素 | |
C. | 淀粉中一定含C、H元素,不含O元素 | |
D. | 淀粉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