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分子的運動論回答,分子處于不斷的運動狀態;
(2)根據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分析判斷;
(3)根據濃鹽酸的揮發性和鋅能與酸反應的性質分析.
解答 解:(1)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氨水能使酚酞變紅,此現象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分子在不斷運動.
(2)②將燃著的木條放在支管口處,可觀察到的現象是木條熄滅,因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
③綜合分析①和②現象,能夠總結出二氧化碳的性質有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能和水反應生成酸.
(3)從圖示分析,鋅能和酸反應生成氣體,濃鹽酸能揮發出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溶于水得到鹽酸,故A溶液為濃鹽酸,出現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濃鹽酸有揮發性,會發出的氯化氫溶于大試管中的水又得到鹽酸,進而與鋅粒發生反應.
故答為:(1)分子是不斷運動的;(2)木條的火焰熄滅,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本身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3)溶液A揮發出來的物質遇水形成酸,鋅粒與酸反應產生氣體.
點評 熟悉常見物質的性質,濃氨水和濃鹽酸都有揮發性,氨氣和氯化氫都易溶于水,它們的水溶液酸堿性不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Zn+CuSO4=ZnSO4+Cu | B. | CuO+CO$\frac{\underline{\;高溫\;}}{\;}$ Cu+CO2 | ||
C. | Na2CO3+2HCl=2NaCl+H2O+CO2↑ | D. | 2KClO3$\frac{\underline{\;\;△\;\;}}{\;}$2KCl+3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可能是鐵與稀鹽酸反應 | |
B. | 反應物M2和R的質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W2和Q的質量比 | |
C. | 若取10 g M2和10 g R反應,生成W2和Q的質量總和等于20 g | |
D. | M2、R和 W2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是a、b、c,Q的相對分子質量可能是$\frac{a+2b-c}{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微粒結構 示意圖 | ![]() | ![]() | ![]() | ![]() | ![]() |
微粒類型 | 陰離子 | 陰離子 | 原子 | 陽離子 | 陽離子 |
微粒所帶 電荷 | 2個單位負電荷 | 1個單位負電荷 | 不顯電性 | 1個單位正電荷 | 2個單位正電荷 |
化合價 | -2 | -1 | 0 | +1 |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 B. | 該反應前后元素個數保持不變 | ||
C. | 甲和乙的相對分子質量一定相等 | D. | 該圖可示意H2與O2的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a=1,則b=2 | |
B. | a+b可能大于4 | |
C. | 反應后金屬的質量不可能超過21.6g | |
D. | 當得到的金屬質量為20 g時,a一定等于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A | B | C | D |
實 驗 | ![]() | ![]() | ![]() | ![]() |
實驗 現象 | 通入氧氣后熱水中的白磷燃燒 | 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中復燃 | 紫色石蕊試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變紅 | 燃燒的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 |
實驗 結論 | 燃燒需要氧氣 | 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 | 使石蕊變紅的是二氧化碳 | CO2密度比空氣大,不可燃不助燃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