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物質的量表示一定數目微粒的集合體的物理量,用符號“n”表示
B.摩爾是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號“mol”表示
C.摩爾質量的單位是克/摩爾,用符號“g/mol”表示
D.摩爾質量表示每摩爾物質的質量,用符號“M”表示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據報道,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慶天原化工總廠發生氯氣泄漏事故,廠區周邊300m范圍內彌漫著刺激性氣味的黃綠色氣體,消防官兵立刻進行了處理。已知氯氣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請回答:
(1)寫出氯氣的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減少中毒機會,你認為人們在撤離事故地點時應盡量走_________(選填“低處”或“高處”)。
(3)氯氣的化學式為Cl2,它屬于________________(填“單質”或“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法的方法制取氧氣,這一方法屬于_______變化。實驗室制氧氣方法:常溫分解_________(常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或在二氧化錳存在的條件下加熱_______制取氧氣或加熱_________制取氧氣。這三種方法都是_______變化,其基本反應類型________。(藥品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打火機的主要燃料是丁烷(C4H1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從組成上看:丁烷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B.從結構上看:一個丁烷分子由4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構成
C.從變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燒只生成水
D.從性質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建立宏觀與微觀的聯系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列解釋中錯誤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說明了分子在不斷運動
B.水通直流電分解,是因為水分子被破壞,形成新的分子
C.20mL水與20mL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40mL,是因為水分子的體積減少了
D.金剛石與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巨大的差異,是因為它們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質量/g | 18 | 1 | 2 | 32 |
反應后質量/g | X(未知) | 26 | 2 | 12 |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乙是反應物
B.物質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反應后物質甲的質量為13g
D.反應中乙、丁的質量比為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鈉是一種活潑的金屬,常溫下能與氧氣、水等物質發生反應。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在實驗室,某同學先取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于燒杯中,再取一小塊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藍色濾渣,并對濾液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硫酸鈉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設)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NaOH;猜想三:____________;猜想四:Na2SO4、CuSO4和NaOH。
分析:小明認為猜想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實驗與驗證)
實驗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實驗一 |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仔細觀察現象 | 濾液為無色 | 猜想______不成立 |
實驗二 | 向實驗一所取濾液中滴入酚酞試液 | ______________ | 猜想二不成立 |
實驗三 | 常溫下,再取少量濾液,測溶液酸堿度 | pH=7 | 猜想_______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動和生產、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是一種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型浄化器,里面裝有網絲、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樹脂。其中活性炭起到______和過濾的作用。
(2)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為汽油能______(選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3)喝了冰鎮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這種現象說明氣體在溫度越髙時,在等量水中溶解得______(選填“多”“少”或“不變”)。
(4)水常用來配制各種溶液,硝酸鉀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_。
(5)農業生產上常用溶質質量分數為10%20%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現將300g25%的氯化鈉溶液稀釋為1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加水的質量為______g。
(6)已知:60°C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3g氯化鈉;60°C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5.2g氯化銨。60°C時,向兩個分別盛有50g氯化鈉和氯化銨的燒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為飽和溶液的是____溶液;將不飽和的溶液轉變為飽和溶液的方法有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 下列對宏觀現象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宏觀現象 | 微觀解釋 | |
A | 天然氣經壓縮儲存在鋼瓶中 | 壓強增大,分子間隔減小 |
B |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 | 水分子由氫、氧原子構成 |
C | 蔗糖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 |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
D | 癟的乒乓球放進熱水中重新鼓起來 | 分子受熱后體積變大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