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表示某些物質間轉化關系(反應條件和部分產物已省略)。
常溫下A、C是由相同元素組成的無色液體,且C是一種最常用的溶劑;D、I、J均為無色氣體,其中I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K為紅棕色粉末。請回答下列問題:
(l)反應①中B物質的作用是________ 。
(2)寫出圖中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寫出圖中反應⑥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江蘇南京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經典賞析。
教材中介紹了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實驗裝置如圖)。
(1)寫出汞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本實驗中選擇使用汞的優點有:
①汞在加熱的條件下,只和氧氣反應。②汞為液態,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來測見反應器內空間體積的變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中,把得到的氧氣加到剩下的4/5體積的氣體中,結果所得氣體跟空氣的性質完全一樣。
根據資料卡片,請再補充本實驗使用汞的兩個優點,并說明依據。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3)通過實驗,拉瓦錫得出了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1/5的結論。請根據現在的認識,對此結論予以補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東營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東通過查閱資料,根據鐵在空氣中生銹的原理,設計了如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裝置中的飽和食鹽水、活性炭會加速鐵生銹)。已知廣口瓶的有效容積為242mL,實驗8分鐘后打開止水夾,水從燒杯流人廣口瓶中的體積為48m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實驗的不足之處在于實驗前廣口瓶底未放少量水
B.通過分析本次實驗數據,可知空氣中暇氣的體積分數約為19.8%
C.若實驗藥品充足,時間足夠長,可十分接近拉瓦錫實驗的結果
D.此實驗可有效解決拉瓦錫實驗中的汞污染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德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實驗操作的是
A.①用一氧化碳氣體還原一定質量的氧化鐵粉末
B.②用兩份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分別制取氧氣
C.③向一定體積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D.④某溫度下,向一定量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人硝酸鉀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德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近日有媒體報道,我國科學家發現“把二氧化碳變成汽油”的高效轉化新途徑。即通過設計一種新型多功能復合催化劑,首次實現了CO2直接加氫制取汽油。被同行譽為“CO2催化轉化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據此,你認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新途徑可有效緩解全球溫室效應 B.此技術可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C.該轉化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 D.催化劑對轉化起著舉足輕重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青海西寧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A | 鑒別NaOH和NaCl兩種固體 | 分別加入少量水溶解 |
B |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Na2SO4 | 先加入Ba(NO3)2溶液,后過濾 |
C |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氣 | 將混合氣體通過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
D | 鑒別化肥KCl和NH4Cl | 取樣與熟石灰混合研磨,聞氣味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青海西寧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B.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C.碳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內蒙古呼和浩特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依據圖分析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物質由5個原子構成
B.化學變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參加反應的乙的質量和生成的丁中氫元素的質量相等
D.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遼寧營口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質量/g | 120 | 90 | 6 | 5 |
反應后質量/g | 86 | 108 | 22 | a |
A.表中“a”值為10 B.丁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D.反應中乙、丙變化的質量比為15 :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