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氯化鋇溶液呈中性,能與含硫酸根的物質反應生成白色的硫酸鋇沉淀,能與碳酸鹽生成碳酸鋇沉淀;碳酸鈉溶液呈堿性,遇酸能放出氣體二氧化碳,遇某些堿或鹽溶液能形成白色沉淀;稀鹽酸呈酸性,能與碳酸鹽產生氣體;根據三種物質以上性質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試劑可以一次性鑒別出三種物質;
(2)利用三種物質間的相互作用,氯化鋇能與碳酸鈉生成白色沉淀、與稀鹽酸不反應;而碳酸鈉除可與氯化鋇產生白色沉淀,還能與稀鹽酸放出氣體;稀鹽酸只能與碳酸鈉形成氣體;根據相互作用時的不同現象,可以不借助其它試劑鑒別出三種物質.
解答 解:(1)根據三種溶液的酸堿性的不同,可使用能遇酸變紅、遇堿變藍的紫色石蕊鑒別三種溶液;向三種溶液的樣品中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為稀鹽酸、變藍的為碳酸鈉溶液、不變色仍為紫色的為氯化鋇溶液;因此,學生甲所選的指示劑應為石蕊;
利用氯化鋇能與硫酸產生沉淀、碳酸鈉能與硫酸產生氣體、稀鹽酸與硫酸不發生反應,可取三種溶液滴加稀硫酸,出現白色沉淀的為氯化鈉溶液,產生氣體的為碳酸鈉溶液,無明顯現象的則為稀鹽酸;所以,學生乙所選的酸應為硫酸;
故答案為:石蕊;硫酸;
(2)把三種溶液兩兩相互混合時,其中A溶液與另兩種溶液一產生沉淀、一放出氣體,可說明A溶液為碳酸鈉溶液;與碳酸鈉產生白色沉淀的為氯化鋇溶液,放出氣體的則為稀鹽酸;因此利用三種溶液的相互混合也可以鑒別出三種溶液;故填:碳酸鈉溶液.
點評 在進行物質鑒別時,所選擇的試劑或取用的方法應能出現明顯不同的現象;若雖然能發生反應但無明顯現象,同樣不能用于物質鑒別的.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意外事故 | 處理方法 |
A | 灑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燒起來 | 立即用濕抹布或沙子撲滅 |
B | 濃硫酸不慎濺到皮膚上 | 先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5%的小蘇打溶液 |
C | 試管中液體劇烈沸騰沖至試管口 | 立即將試管從酒精燈火焰上移開 |
D | 堿液不慎濺到衣服上 | 用水沖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20℃時,向一杯不飽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體 | |
B. | ![]() 將一瓶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 | |
C. | ![]() 向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不斷加入氧化鈣固體 | |
D. | ![]() 分別向等質量的鋁和鐵中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至過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二氧化碳和氮氣都不可燃也不助燃.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微粒相同 | |
B. | 金剛石和石墨的性質不同,是因為碳原子排列順序不同 | |
C. | 打開汽水瓶蓋時,溫度升高,溶解在飲料中的二氧化碳就會外逸.會有大量氣泡冒出 | |
D. | 白熾燈內燈絲的支架上附著少量紅磷,能除去燈泡內微量氧氣,延長燈泡使用壽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