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究物質的燃燒條件,某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現象①③說明物質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
B.現象②③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氧氣
C.現象①②說明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的著火點低
D.現象②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上常用元素符號左下角的數字表示原子的質子數,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和,如136C表示核內有6個質子和7個中子的碳原子。下列關于13153I和12753I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各一個原子相比較,質子數相同 B. 各一個原子相比較,中子數相同
C. 各一個原子相比較,核外電子數相同 D.屬于同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
(1)人們通過食物獲取各種營養(yǎng)素。
①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質的是 (填字母序號)。
A.米飯 B.西紅柿 C.牛肉
②為了防止骨質疏松,人體每日必須攝入足夠量的________元素。
(2)食品安全日益受到人們關注。下列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 (填字母序號)。
A.葡萄釀制的酒 B.花生油炒的菜
C.甲醛浸泡的海產品 D.霉變的大米、花生
(3)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能源與環(huán)境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①煤、 和天然氣常稱為化石燃料。
②燃煤發(fā)電時,將煤塊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右圖裝置進行以下三個實驗。
(1)若廣口瓶中盛有MnO2,分液漏斗中盛有H2O2溶液。關閉K1,打開K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H2O2溶液后,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廣口瓶內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檢驗生成氣體的方法是 。
(2)若廣口瓶中收集滿CO2氣體,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溶液,右側導氣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NaOH溶液后,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時間后,打開K2,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資料】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繼續(xù)通入CO2,變渾濁的石灰水又會逐漸變澄清。若廣口瓶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右側導氣管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打開K1和K2,從K1處通入CO2。欲證明CO2不能被石灰水完全吸收,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下列有關環(huán)境與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焚燒塑料是減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
B.目前氫能源沒有廣泛推廣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資源缺乏
C.開發(fā)和利用風能、太陽能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
D.化工廠可利用通過加高煙囪排放廢氣,防止形成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如圖所示裝置,在常溫下,分別進行研究燃燒條件和研究氧氣性質的實驗。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
內容 | ||
步驟 | 【實驗1】研究燃燒條件 | 【實驗2】研究氧氣性質 |
Ⅰ | 燒杯中盛有80℃的熱水,分別在燃燒匙和燒杯中導管口放置一小塊白磷,塞緊瓶塞 | 燒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燒匙中放入木炭,點燃木炭后,迅速將燃燒匙伸入瓶中,塞緊瓶塞 |
Ⅱ | 推入適量H2O2溶液 | 推入適量H2O2溶液 |
(1)H2O2稀溶液與MnO2接觸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2)實驗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燒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燒,原因分別是_ __; 推入H2O2溶液后,觀察到燒杯中的現象是__。
(3)實驗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觀察到木炭燃燒得更劇烈,由此得出氧氣的性質是__ __;木炭熄滅后冷卻一段時間,燒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氣瓶。該實驗中,集氣瓶內壓強的變化過程是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歸納法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下列歸納的結論錯誤的是
A.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可燃性氣體點燃前不一定都要驗純 D.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