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在驗證三種金屬的活動性時常采用“三取中”試驗方法分析回答;
(2)根據銅那個女友硝酸銀反應生成了硝酸銅,銅在加熱時可生成了氧化銅分析.
(3)根據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進行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且置換時先把最弱的金屬置換出來,并通過各反應的關系進行溶液質量的變化分析.
解答 解:(1)驗證三種金屬的順序方法:排出三種金屬的正確順序,中間金屬是單質,兩邊的就是鹽溶液,中間是鹽溶液,兩邊就是金屬單質,所以,①可填入Cu;②可填入Cu(NO3)2;
(2)小鄭的方法是:先將Cu與AgNO3反應可生成了硝酸銅,再將鋅與硝酸銅反應即可比較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于銅在加熱時可生成了氧化銅,氧化銅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銅,再根據鋅能與氯化銅反應,銀不能與氯化銅反應,可比較交出三種金屬的活動性.
(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Zn>Cu>Ag,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與兩種溶質依次發生反應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銀的過程是溶液質量減少的過程;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銅的過程是溶液質量增加的過程
A、在a點時,硝酸銀沒有全部參加反應,溶液中含有硝酸銀,滴加稀鹽酸,會生成白色沉淀,故A錯誤;
B、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溶液質量增加,故B正確;
C、b點時金屬單質中不含Zn,只含金屬單質Ag,因為此時溶液中含金屬離子Cu2+,故C錯誤;
D、c點和d點表示鋅和硝酸銅完全反應,所以溶質種類相同,金屬單質種類也相同,故D錯誤.
故答為:(1)①Cu;②Cu(NO3)2;(2)先將Cu與AgNO3反應可生成了硝酸銅,再將鋅與硝酸銅反應,酒精燈;(3)B.
點評 本題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要求學生熟悉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表,能利用活動性判斷反應的發生,還要結合坐標分析各段的意義.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Mg2+、Cl-、SO42- | B. | Na+、K+、Cl-、OH- | ||
C. | Na+、Cu2+、Cl -、SO42- | D. | Na+、K+、Cl -、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①取少重該無色溶液于試管中,慢惺滴加BaC12溶液 ②靜置后,傾去上層清液,向沉淀中滴加稀鹽酸 | 產生白色沉淀 產生大重氣泡,沉淀消失.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上浮 | B. | 下降 | C. | 位置不變 | D. | 無法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序號 | 滴加CuSO4溶液的量 | 實驗現象 |
① | 第1~6滴 | 有藍色沉淀,但振蕩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藍色溶液 |
② | 第7~9滴 | 產生藍色沉淀,且沉淀逐漸增多,振蕩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漸變黑色 |
實驗序號 | 實驗方法與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③ | 將少許Cu(OH)2粉末加到5mL蒸餾水中,充分振蕩 | 沉淀不溶解,液體仍為無色 | 猜想一錯誤 |
④ | 將少許Cu(OH)2粉末加入到足量氫氧化鈉濃溶液中,充分振蕩 | 固體溶解,溶液呈亮藍色 | 猜想二正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 |
B. | 該反應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 | |
C. | 所得生成物Z和W的質量比為9:15 | |
D. | 該反應中原子、分子種類都未發生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