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 乙 | |
A | 稀鹽酸 | 碳酸鈣 |
B | CuSO4溶液 | 鐵粉 |
C | NaOH溶液 | 稀鹽酸 |
D | Ca(OH)2溶液 | CO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B、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
C、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
D、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
解答 解:A、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由以上質量關系可知,當100份質量的碳酸鈣反應時,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因此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質量不斷增大,當稀鹽酸完全反應后,溶液質量不再增大,該選項對應關系正確;
B、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為:
Fe+CuSO4═FeSO4+Cu,
56 64
由以上質量關系可知,當有56份質量的鐵反應時,生成64份質量的銅,因此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質量在減小,該選項對應關系不正確;
C、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質量不斷增大,當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稀鹽酸時,溶液質量繼續增大,該選項對應關系不正確;
D、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為:
Ca(OH)2+CO2═CaCO3↓+H2O,
44 100
由以上質量關系可知,當有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反應時,產生100份質量的沉淀,因此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質量不斷減小,該選項對應關系不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事實 | 解釋 | |
A | 木炭燃燒能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 反應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
B |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但在光照的條件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氣 | 反應的條件不同,產物不一樣 |
C | 冰水混合物屬于純凈物 | 冰、水由同種分子構成 |
D | 液氧和氧氣的顏色不同 | 同種分子在不同溫度時,顏色不同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僅利用酚酞和稀鹽酸兩種試劑能將NaCl、NaOH、Na2CO3三種溶液區別開 | |
B. | 實驗室盛放鹽酸的試劑瓶塞是橡膠塞,而盛放氫氧化鈉的試劑瓶塞是玻璃塞 | |
C. | 僅用氯化鈣溶液可以檢驗出氫氧化鈉是否部分變質 | |
D. | 碳酸鈉、水、氮氣、氫氧化鈉都是無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適量稀硫酸可以除去鐵銹 | B. | 用適量稀NaOH溶液可以除去鐵銹 | ||
C. | 鐵在干燥的空氣中不容易生銹 | D. | 在鐵表面涂一層油漆可防止其生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5-A | 25-B |
二氧化硫進入呼吸道后,在濕潤的黏膜上生成亞硫酸和硫酸等. (1)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屬于非金屬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2)亞硫酸(H2SO3)可與氧氣發生 化合反應生成硫酸,該反應的 化學方程式為2H2SO3+O2=2H2SO4. | 二氧化氮進入肺泡后,一部分變為四氧化二氮,最終生成亞硝酸與硝酸,對肺組織產生刺激作用. (1)二氧化氮轉化為四氧化二氮屬于 化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2)有人認為,二氧化氮轉化成亞硝酸(HNO2) 的過程中可能有水參與,他依據的是化 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