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M、N、Q、P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認識不正確的是( )
物質 | M | N | Q | P |
反應前質量(g) | 18 | 1 | 2 | 32 |
反應后質量(g) | X | 26 | 2 | 12 |
| A. | 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 B. | 反應后物質M的質量為13g |
| C. | 反應中N、P的質量比為5:4 | D. | 物質Q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
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 |||||||||||||||||||||
專題: | 壓軸實驗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 ||||||||||||||||||||
分析: |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X的值,再根據化學反應后,質量增加的物質是生成物,質量減少的物質是反應物結合表中數據進行分析. | ||||||||||||||||||||
解答: | 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所以18+1+2+32=X+26+2+12,因此x=13g;M、P質量都減少,是反應物;N增加,是生成物;M反應掉了18g﹣13g=5g,P的反應質量為32g﹣12g=20g,生成的N的質量為26g﹣1g=25g.數據可以如下處理:
A、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是一種,屬于化合反應而不是分解反應,故A說法錯誤; B、反應后物質M的質量為:18g﹣5g=13g,故B描述正確; C、反應中N、P的質量比為:25g:20g=5:4,故C說法正確; D、物質Q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故D說法正確; 故選:A. | ||||||||||||||||||||
點評: | 在化學反應中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總和.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中,下列哪一種現象的描述是不對的( )
| A. | 罩在燭火上方的燒杯內壁一開始出現少量白霧,隨后消失 |
| B. | 如果罩住燭火時間太長,燒杯底將會變黑 |
| C. | 可以看到燒杯內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 |
| D. | 用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被點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甲烷(CH4)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 | 甲烷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 B. | 甲烷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 |
| C. | 甲烷中碳、氫元素質量比是3:1 | D. | 甲烷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物質和二氧化碳反應后只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則該物質中( )
| A. | 只含氧元素 | B. | 一定含鈉元素和氧元素 |
| C. | 只含鈉元素 | D. | 一定含鈉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面是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1)圖中粒子共能表示 種元素.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圖中表示的陽離子是 (用離子符號表示),表示的陰離子是 (用離子符號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深海海底大量存在的天然氣積冰丘(即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氣在海底高壓和低溫環境下形成的固體.下面有關甲烷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 | 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由碳和氫元素組成 |
| B. | 沼氣(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由植物殘體分解生成的 |
| C. | 采煤礦井常有無色、無味的甲烷氣體逸出,必須采取通風、嚴禁煙火等安全措施 |
| D. | 實驗室收集甲烷氣體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化合價為縱坐標,以物質的類別為橫坐標所繪制的圖象叫價類圖.如圖為鐵的價類圖,例如E點可表示為+2價的亞鐵鹽,請回答:
(1)A點表示的物質所屬的物質類別是 .
(2)請寫出B點表示的物質化學式 .
(3)已知C點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溫下能與氧氣、水發生化合反應生成D,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蛋白質溶液里加入飽和(NH4)2SO4溶液,蛋白質析出,向析出的蛋白質中加水,蛋白質不溶解
B.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是我國科學家在1965年首次合成的
C.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凝結,故誤食重金屬鹽會中毒
D.濃硝酸濺在皮膚上,使皮膚呈黃色,這是由于濃硝酸與蛋白質發生了顏色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