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可能含有氫元素 | B. | 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 ||
C. | 可能含有氧元素 | D. | X是一種氧化物 |
分析 根據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iO2+4HF═X↑+2H2O,推斷反應中生成物X的分子構成,然后確定X物質的化學式,根據化學式判斷說法中正確的選項.
解答 解: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iO2+4HF═X↑+2H2O,可知:
反應前 反應后
Si原子 1 0
O原子 2 2
H原子 4 4
F原子 4 0
根據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可判斷物質X的分子由1個Si原子和4個F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可表示為SiF4;物質X由硅、氟兩種元素組成,故B正確;物質X中不含H、O元素,不屬于氧化物,故A、C、D不正確;
故選B.
點評 根據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推斷反應中某物質的分子構成及物質化學式的確定.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適量鹽酸,塞上帶導管的單孔塞, 把導管插入另一試管里的石灰水中. | 有氣體產生,氣體使石灰水變渾濁 | 猜想2 成立 |
②在上述反應后的試管中加少量品紅溶液 | 品紅溶液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操作 | 預期現象與結論 |
取該白色粉末少量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餾水,振蕩 | (1)若粉末沒有溶解,呈渾濁狀態,則原粉末是碳酸鈣 (2)若粉末完全溶解,形成無色溶液,則原粉末是硝酸鈉或氯化鈉 |
在上述尚未鑒別物質的兩支試管中各加入少量的硝酸銀溶液,震蕩 | (1)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原粉末是氯化鈉 (2)若沒有明顯現象,則原粉末是硝酸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