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按質量計算,空氣中含氮氣78%,氧氣21%,其它氣體和雜質1%
B.魚類能在水中生活,證明氧氣易溶于水
C.稀有氣體通電發光是化學變化
D.實驗室常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取一塊用砂紙打磨過的鋁箔在空氣中加熱至熔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鋁失去了光澤 B.燃燒,生成大量的白色粉末
C.熔化的鋁不滴落 D.在加熱熔化過程中生成了氧化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空氣中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含量是否相同,設計了簡單的實驗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驟如下所示,請完成實驗報
告。
探究內容 | 實驗步驟、方法 | 實驗現象 | 分析、結論 |
1. 二氧化 | 分別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 | ||
2.氧氣含量是否相同 | 分別插入燃著的木條,觀察 | ||
3.水的含量是否相同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上把“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下列對于化學變化中的“新物質”的解釋正確
的是( )
A、“新物質”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
B、“新物質”變化前的物質在顏色、狀態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質
C、“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組成上不同的物質
D、“新物質”就是在組成和結構上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的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辨別某瓶裝油是否為“地溝油”的簡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看油是否透明 B.聞油是否有異味
C.取油燃燒,聽是否發出噼啪響聲 D.問油的生產廠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正確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后形成離子
D.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原子不能構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某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和“○”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則該反應
A.有單質生成 B.是化合反應
C.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不變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比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知識能幫助我們有效的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安全,下列處置不當的是( )
A.餐桌上酒精著火,立即用濕抹布撲滅
B.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
C.用燃著的小木條檢查液化石油氣是否泄漏
D.身處火災現場,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保持低姿態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改善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的營養狀況,中央和省政府決定從2012年春季學期起, 讓我省小學生吃上“營養早餐”。下列早餐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 )
A.面包 B.牛奶 C.火腿腸 D.礦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