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向K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
(1)可以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2)右圖表示該反應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離子,寫出每種圖形代 表的離子。(填離子符號)
(3)下列物質能與K2CO3溶液反應產生類似上述實驗現象的是 。(雙項選擇)
A.Ca(OH)2 B.HCl C.BaCl2 D.(NH4)2SO4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打開K1,觀察到蠟燭;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關閉K1、打開K2,觀察到蠟燭緩慢的熄滅。蠟燭熄滅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化學小組選用下圖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
①儀器的名稱:a是______,b是______。
②實驗事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寫一個),實驗時對應的氣體發生和收集裝置分別是______(填標號,下同)和______。
(2)碘化鉀(KI)足白色固體,保存不當會被氧化為單質碘(I2)而泛黃變質。化學小組查得以下資料:
I.對于碘化鉀變質的原理,有兩種不同的反應:
甲:4KI+O2+2CO2= 2K2CO3+2I2
乙:4KI+O2+2H2O=4KOH+2I2
Ⅱ.KOH與NaOH的化學性質相似。
為探究碘化鉀變質原理的合理性,開展以下實驗。
【實驗過程】
[實驗1]
取適量碘化鉀固體暴露于空氣小一段時間,觀察到固體泛黃。往泛黃的固體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①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岡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②化學小組認為:據此現象,還不能得出“反應甲是造成碘化鉀變質的原因”的結論。理由是____。
[實驗2]
按右上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數日后,觀察到碘化鉀固體無泛黃現象。
③據此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實驗3]
按右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數日后,觀察到碘化鉀同體無泛黃現象。
查閱文獻獲知,常溫下某些氣體和固體反應須在潮濕環境中進行。化學小組據此改進實驗,很快觀察到固體泛黃的現象。
④簡述化學小組改進實驗的具體措施:___________。
【實驗結論】
⑤根據上述實驗,化學小組得出結論:碘化鉀固體泛黃變質是碘化鉀與_____共同作用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有人喝了9克H2O,其中水分子的個數為( )
A.3.01×1023 B.6.02×1023
C.9×6.02×1023 D.3×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G是初中所學的常見物成,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已略去),A、B常溫下為無色氣體且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均為黑色固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F的化學式: .
(2)反應③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3)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
(4)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實驗室用6.5g粗鋅(假設雜質不參與反應)和稀鹽酸制取H2。
(1)配制100g 10%稀鹽酸需要37%濃鹽酸(密度1.19g/cm3)的體積為 mL(結果保留小數點后一位)。除了膠頭滴管、燒杯外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是 、 。
(2)6.5g粗鋅完全反應共產生H2的質量為0.16g,則該粗鋅中鋅的質量分數為 。
(3)驗證后用裝滿水的10mL量筒代替小試管收集H2,裝置如圖所示。
①10mL量筒的最大刻度靠近 端。(填寫“M”或“N”)
②當10mL量筒中的水全部被排盡后,實際收集到的H2體積V 10.0mL。(填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5月,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試采成功,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請回答:
(1)CH4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
(2)可燃冰作為能源的一個優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