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各項前者屬于物理性質,后者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 蔗糖的溶解性,金屬的導電性
B. 氫氣的可燃性,氧氣的助燃性
C. 氧化銅是黑色粉末,木炭能夠燃燒
D. 鐵會生銹,水能夠結冰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制作“葉脈書簽”需用到10%的氫氧化鈉溶液。現配制50g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
①用氫氧化鈉固體配制10%的氫氧化鈉溶液過程中備要用到的儀器除了托盤天平、藥匙、量筒、燒杯、膠頭滴管、試劑瓶外,還需要_____;實驗所需水的體積為_____(水的密度是1g/mL);如果量取水時仰視讀數,則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填“偏大”、“不變”、偏小”)。
②下列操作正確的是_____ (填字母)。
A.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右盤放砝碼
B.在托盤天平的左右托盤上墊質量相同的紙稱量氫氧化鈉固體
C.將準確稱量的氫氧化鈉固體放入裝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將配制好的氫氧化鈉溶液裝入試劑瓶中,塞好瓶塞并貼上標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讓同學們掌握酸根的檢驗方法,老師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鈉、硫酸鈉和氯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請你與同學們一起探究,通過實驗的方法鑒別白色固體的成分:
(提出問題)如何鑒別白色固體的成分?
(實驗探究)甲同學:取樣品適量配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硝酸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他認為白色固體的成分一定有硫酸鈉。
(反思評價)請你評價甲同學的實驗方案及結論:___。
(反思與實踐)乙同學經過思考,將甲同學配制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溶液中產生氣泡,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鋇溶液,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由此證明固體中含有的兩種物質是___。
(實驗與結論)同學們繼續(xù)對固體中是否存在氯化鈉進行了探究,將乙同學所得的固液混合物進行過濾,丙同學取少量濾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到___現象,證明含有氯化鈉,但丁同學質疑丙同學的實驗及結論,丁同學質疑的理由是___。
(反思與實踐)最終同學們制定出合理的實驗方案,取配制好的原樣品溶液,依次加入__、__、___三種試劑,進行相應的正確操作,觀察到相應的實驗現象,得出白色固體的成分是碳酸鈉、硫酸鈉和氯化鈉三種物質。
(歸納與總結)通過上述探究活動的失誤,我們總結出,在驗證物質時,對所加試劑的要求是___,才能驗證所要檢驗的物質存在或不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與我們生活關系密切。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合金的是_____(填標號,下同)。
A 青花瓷瓶 B 橡膠充氣艇 C 不銹鋼鍋
(2)生活中常用鐵鍋做炊具,利用了鐵的_____性。
(3)鋁比鐵活潑,但鋁比鐵耐腐蝕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鐵制品銹蝕的過程,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 等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過程,寫出生活中一條防銹的方法_____。(寫一條即可)
(5)我國西漢時期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其中濕法煉銅原理為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實驗過程中要規(guī)范操作,注意實驗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_____)
A.給試管里液體加熱時,先均勻受熱,再集中加熱
B.加熱試管內的液體時,試管口不要對著自己就行
C.加熱后的試管立即用水沖洗
D.點燃氫氣、甲烷等可燃性氣體前必須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厲害了,我的國!國人為之驕傲的“嫦娥四號”探測器于2018年12月8日發(fā)射成功。燃料、金屬材料在火箭發(fā)射和日常生產生活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結合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它們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2)為比較Mn、Pd(鈀)、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將Mn片、Pd片、Cu片分別加入到稀鹽酸中,Mn片表面有氣泡產生,Pd片和Cu片沒有變化。要確切得出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還需將Pd片加入到_____溶液中,觀察現象。
(3)為了解決能源危機,科研工作者們致力于開發(fā)新能源,下列屬于新能源開發(fā)和利用的范疇的是_____(填字母序號)。
A 火力發(fā)電 B 風力發(fā)電 C 氫燃料客車D 太陽能電池路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酸酸的檸檬令人口舌生津,但檸檬皮因含有檸檬苦素(化學式為C26H30O8)而味道發(fā)苦。檸檬苦素有殺菌消炎的作用。有關檸檬苦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檸檬苦素分子中含有三種元素
B. 檸檬苦素分子中C、H、O的原子個數比是13:15:4
C. 檸檬苦素中含有四個氧分子
D. 檸檬苦素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確操作是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請?zhí)羁眨?/span>
(1)某同學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觀察不到燃燒現象,原因可能是_____;
(2)讀取量筒內液體體積時視線應與_____;
(3)在做硫的燃燒實驗時在集氣瓶底部加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
(4)某同學用試管做液體加熱實驗時發(fā)現試管破裂,可能原因是(排除試管質量問題)_____(任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歷史文化知識彰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下列文獻記載的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紫煙”指“香爐”中碘升華的現象
B. 《后漢書郡國志》記載:“石出泉水其水有肥,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這里的“石漆”指石油
C. 《易經》記載:“澤中有火”,是指甲烷氣體在湖泊池沼水面上燃燒的現象
D. 《周禮》記載:“煤餅燒礪房成灰”,礪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屬于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