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咨詢老師準備用亞硫酸鈉溶液與濃硫酸反應來制備一定量的SO2[Na2SO3+H2SO4(濃)=Na2SO4+SO2↑+H2O]。老師給他們提供了一瓶亞硫酸鈉溶液并告知該瓶溶液放置時間可能較長,不知是否變質。興趣小組的同學分成甲、乙兩小組對該瓶亞硫酸鈉溶液成分進行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該瓶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1)Na2SO3有較強還原性,在空氣中易被氧氣氧化:2Na2SO3+O2=2Na2SO4;
(2)Na2SO3能與酸反應產生SO2氣體;
(3)SO32-、SO42-均能與Ba2+反應產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鹽酸并可以產生SO2氣體,BaSO4不溶于稀鹽酸。
(作出猜想)
猜想1:沒有變質,成分是Na2SO3;
猜想2:完全變質,成分是______。
你認為還可能有的猜想3______。
(實驗探究)甲、乙兩組分別進行實驗探究溶液是否變質:
小組 | 實驗操作 | 現象 | 結論 |
甲組 |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鹽酸 | 產生氣泡 | 沒有變質,還是Na2SO3 |
乙組 |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氯化鋇溶液,再加入足量稀鹽酸。 | ______ | 已部分變質 |
(評價)①有同學質疑甲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②若證明部分變質乙組方案是否合理?______(回答“是”或“否”)
(反思)
亞硫酸鈉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因此應該如何保存亞硫酸鈉?______。
【答案】Na2SO4 部分變質,成分是Na2SO3、Na2SO4 先產生白色沉淀,后產生氣泡,沉淀部分溶解 含有硫酸鈉的亞硫酸鈉溶液中加入過量稀鹽酸時,產生氣泡 是 隔絕氧氣密封保存
【解析】
[作出猜想] 猜想1:沒有變質,成分是Na2SO3;
猜想2:完全變質,成分是Na2SO4;
猜想3:部分變質,成分是Na2SO3、Na2SO4;
[實驗探究] 實驗結論是已部分變質,說明樣品中含有亞硫酸鈉和硫酸鈉。故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氯化鋇溶液,再加入足量稀鹽酸,先產生白色沉淀,是因為氯化鋇與亞硫酸鈉和硫酸鈉反應生成了白色沉淀亞硫酸鋇和硫酸鋇。后產生氣泡,是因為亞硫酸鋇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硫,沉淀部分溶解,說明沉淀中含有不溶于稀鹽酸的沉淀硫酸鋇,實驗過程如下所示:
小組 | 實驗操作 | 現象 | 結論 |
甲組 |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鹽酸 | 產生氣泡 | 沒有變質,還是Na2SO3 |
乙組 |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氯化鋇溶液,再加入足量稀鹽酸。 | 先產生白色沉淀,后產生氣泡,沉淀部分溶解 | 已部分變質 |
[評價] ①有同學質疑甲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含有硫酸鈉的亞硫酸鈉溶液中加入過量稀鹽酸時,產生氣泡;
②若證明部分變質乙組方案合理,這是因為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氯化鋇溶液,再加入足量稀鹽酸,先產生白色沉淀,是因為氯化鋇和亞硫酸鈉或硫酸鈉或亞硫酸鈉和硫酸鈉反應生成了白色沉淀亞硫酸鋇或硫酸鋇或亞硫酸鋇和硫酸鋇,后產生氣泡,是因為亞硫酸鋇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硫,沉淀部分溶解,說明沉淀中含有不溶于稀鹽酸的沉淀硫酸鋇,即樣品中含有亞硫酸鈉和硫酸鈉。 故填:是。
[反思] 亞硫酸鈉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因此應該隔絕氧氣密封保存。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資源和能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
B. 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有限,可利用的淡水約占全球水儲量的2.53%
C. 稀有氣體約占空氣總體積的0. 97%,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包括臭氧、甲烷等
D. 乙醇汽油是新能源,其中的汽油是石油煉制的產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氫氣可被用作清潔能源,但它的制取、存儲和運輸都很困難。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用糖類制取氫氣的新技術,有望解決這幾大問題。以這項技術為基礎,未來的氫動力汽車將攜帶易于存儲的糖類,如淀粉,其化學式是(C6H10O5)。科學家使用由多種特殊的酶組成的混合物,將淀粉和水轉變成CO2和H2的混合氣體,將CO2除去后,H2進入燃料電池產生電力,驅動汽車前進。燃料箱容量為55升的汽車可攜帶約27千克淀粉和21千克的水,完全轉變,可以產生4千克氫氣,其余為CO2.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l)利用該項技術,汽車運動時時的機械能最終由下列哪種能量轉化而來______。
A 化學能B 太陽能C 電能D 熱能
(2)混合物中的酶具有高效性、多樣性和______性。
(3)這種技術的實用化,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如在汽車中怎樣除去混合氣體中的CO2就是問題之一。有人提出了下列方案:
①將混合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
②在常溫下對混合氣體加壓,使之液化分離(在20℃時,將CO2加壓到5.73×106Pa,即會液化;氫氣在-239.96℃以上溫度時,加高壓也不會液化)。從實用的角度考慮,理論上你認為哪種方案更適合在氫動力汽車上應用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
A. 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則氧化反應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B. O2和O3的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
C. 離子是帶電荷的微粒,所以帶電荷的微粒一定是離子
D. 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比較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下列各物質的比較正確的是( )
A. 硫酸和碳酸氫鈉都含氫元素,二者都是酸
B. 鐵在空氣中易銹蝕,而鋁很耐腐蝕,說明鐵比鋁活潑
C. 無色酚酞遇火堿變紅色,遇純堿也變紅色,它們都屬于堿性物質
D. 氧化鈣和濃硫酸分別加入水都放熱,都是發生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歸納和推理是化學學習的一種常用法。下列歸納和推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化學式是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所有物質都有化學式
B. 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C. 置換反應一定有單質生成,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D. 活潑金屬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則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除去下列各組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所選用的試劑(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
選項 | 物質 | 選用試劑 | 操作方法 |
A | Fe(Cu) | 鹽酸 | 浸泡、過濾、洗滌、烘干 |
B | CO(CO2) | NaOH溶液、濃硫酸 | 洗氣、干燥 |
C | CaO(CaCO3) | 水 | 過濾、烘干 |
D | KCl(MnO2) | 水 | 溶解、蒸發結晶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粗鹽中含有的雜質有CaCl2、MgC12、Na2SO4和泥沙,為除去雜質得到精鹽,加水溶解后可按以下順序操作:①加過量的NaOH溶液;②加過量的BaCl2溶液;③加過量的Na2CO3溶液;④過濾;⑤加足量的鹽酸;⑥蒸發結晶。
(1)寫出除去Na2SO4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以上操作一共發生_____個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下列對某一主題知識歸納都正確的一組是( )
A.生活常識 | B.物質鑒別 |
洗滌劑除油污——乳化作用 取暖防中毒——煤爐上放一盤水 | 氮氣和二氧化碳——點燃的木條 硬水和軟水——加入肥皂水 |
C.物質用途 | D.環境保護 |
稀有氣體——制成霓虹燈的電光源 氧氣——用于醫療急救、氣焊等 | 減少水質污染——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減少酸雨污染——盡量少用化石燃料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