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究和證據推理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化學興趣小組對“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進行探究,并基于證據進行推理分析。
I.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寫出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2)某同學利用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
②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瓶塞;
③___________;
④觀察并記錄水面的變化情況。
多次實驗發現,集氣瓶內水平面上升始終小于1/5。
Ⅱ.用鎂條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3)某同學進行圖2所示實驗時發現,產物中有少許黃色固體。
(提出問題)黃色固體是什么呢?
(查閱資料)①氧化鎂為白色固體;
②鎂能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_反應生成黃色的氮化鎂(Mg3N2)固體;
③氮化鎂可與水反應生成氨氣。
(做出猜想)黃色固體為Mg3N2
(實驗過程)進行圖4所示實驗:取燃燒產物于燒杯B中,加入適量水,然后用大燒杯罩住小燒杯A和B。
(實驗結論)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據此可推斷燃燒產物中含氮化鎂(Mg3N2)。
(反思交流)進行圖2所示實驗時,在確保規范操作的前提下,該同學所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
Ⅲ.用鐵粉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4)某同學利用鐵生銹的原理,用鐵粉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當燒杯中不再有水進入集氣瓶時,該同學停止實驗。實驗開始和結束時所采集的數據如下表:
實驗前的體積 | 實驗后的體積 | |
集氣瓶內空氣 | 燒杯內水 | 燒杯內剩余水 |
250mL | 180.0mL | 129.5mL |
①鐵生銹的原理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_發生反應。
②實驗時該同學不是將鐵粉堆在瓶底,而是將鐵粉撒在浸潤了氯化鈉溶液的濾紙條上,再將濾紙條貼在集氣瓶內壁,其目的是___________。
③該同學所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_(精確到0.1%)。
④與紅磷燃燒法相比,用該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主要優點是___________。
Ⅳ.拓展應用
(5)取2.4g鎂條在足量O2和N2的混合氣體中完全燃燒,所得固體質量為a g,則a的取值范圍是3.3<a<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鋅是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必須微量元素。下圖為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鋅屬于非金屬元素 B. 鋅原子的中子數為30
C. 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5.38g D. 鋅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通州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在建筑火災中,高溫、有毒有害煙氣是危及人員生命安全的第一大敵。建筑火災的消防教育中常提及“要往低處逃生”,該策略是否合理呢?
研究人員通過蠟燭在亞克力密閉容器中燃燒模擬建筑火災的場景,實驗中蠟燭(含燭臺)高度設計及放置位置(見圖1)。在亞克力圓筒形容器壁垂直方向開3列小孔用于放置傳感器。每列3個小孔,共9個。?是氧氣傳感器、?是二氧化碳傳感器、?是溫度傳感器(見圖2)。
圖1蠟燭位置圖圖2 傳感器放置
本實驗實時測量不同高度的蠟 燭同時在封閉容器內燃燒到熄滅的過程中,使用手持技術測量容器內不同高度的氧氣含量、二氧化碳濃度、溫度的變化,并呈現相應的曲線圖像(見下圖),為火災煙流實驗提供定量數據支持,進而分析火災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O2含量-時間曲線
CO2濃度—時間曲線
溫度—時間曲線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依據O2含量-時間曲線分析,圖像中曲線先快速下降的原因_____。請再從微觀角度解釋曲線又升高的原因_________ 。
(2)燃燒產生的熱煙氣和毒氣,相同溫度下其運動路徑與二氧化碳的運動相似,由CO2濃度—時間曲線可知,建筑火災中,二氧化碳氣體和煙氣迅速往高處逸散,其原因是________(填序號) 。
A.二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氣
B.高處蠟燭燃燒更充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多
C.蠟燭燃燒放熱導致了容器內的空氣溫度上升,隨著高溫氣流上升,二氧化碳氣體也往上升。
(3)據圖溫度—時間曲線分析,在建筑物發生火災時,建筑內不同高度的溫度有何差異________ 。
(4)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建筑物火災時“往低處逃生”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通州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家庭裝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質會影響人體的健康。如某些花崗巖石材中就含有放射性元素氡。若一種氡原子的質子數為86,中子數為136,這種氡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
A. 50 B. 86 C. 136 D. 2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如皋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A. 圖1:探究溫度對分子運動快慢的影響 B. 圖2: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C. 圖3: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D. 圖4: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如皋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物質的組成或分類說法正確的是
A. 生鐵和鋼都屬于單質 B. 純堿和燒堿都屬于堿
C. 高錳酸鉀和錳酸鉀都屬于鹽 D. 氯酸鉀和氯化鉀的元素組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宿州埇橋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以下描述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碭山梨子榨汁 B. 靈璧奇石加工 C. 蕭縣葡萄釀酒 D. 蒿溝芍藥切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河北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 4g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結果得白色沉淀 5g,則原混合氣體中一 氧化碳的質量分數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