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序號 | KClO3質量 | 其他物質質量 | 待測數據 |
① | 1.2g | 無 | |
② | 1.2g | CuO 0.5g | |
③ | 1.2g | MnO2 0.5g |
分析 (1)根據常用儀器的名稱進行分析;
(2)根據通常情況下,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進行分析;
(3)根據高錳酸鉀受熱時能夠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寫出反應的符號表達式即可;根據鐵絲在O2中燃燒時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根據用KMnO4制取氧氣時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根據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進行分析;根據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氧氣密度比水小考慮氧氣的進氣口即可;
(4)根據制取氣體的藥品的狀態來選擇合適的發生裝置,根據氣體的物理性質來選擇合適的收集裝置;
(5)①運用催化劑的概念和本題的實驗目的證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解答;如果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實驗②比實驗①所用時間小.
②根據黑色粉末放入試管中,向其中倒入適量雙氧水,觀察到大量氣泡產生,說明氧化銅還能作氯酸鉀的催化劑,分析解答.
③實驗③和實驗②對比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銅和二氧化錳哪一個催化效果好.
解答 解:(1)圖中指定儀器的名稱:①是錐形瓶,②是長頸漏斗.
故填:錐形瓶;長頸漏斗.
(2)裝置A常用于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通常情況下,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故填::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高錳酸鉀受熱時能夠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實驗室用KMnO4制取O2時需要加熱,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C裝置;鐵絲在O2中燃燒時,為防止生成物熔化濺落下來使瓶底炸裂,集氣瓶的底部應放少量的水,用于鐵絲燃燒實驗的氧氣最好選擇圖中的D收集;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因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氣體應從裝置的長管a端進入聚集在集氣瓶的下方,把空氣從短管排出;若瓶中裝滿水,因為氧氣密度比水小,氣體從b端通入廣口瓶;
故填: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CD;試管口要塞一團棉花;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a;b;
(4)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氣體時不需要加熱,可以用B裝置作為發生裝置,因為B裝置中的注射器可以控制液體藥品的流量,從而可以控制反應速率;因為乙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D裝置收集,因為乙炔的密度比空氣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即用F裝置收集,利用排水法收集的乙炔比較純凈;
故填:B;D;
(5)①本題的實驗目的證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所以“待測數據”是收集等量氧氣所需時間.如果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實驗②比實驗①所用時間小;
故答案為:收集等量氧氣所需時間;小;
②實驗②反應后的固體只有氧化銅,而且正好是加入的氧化銅的量,我們可以向試管中倒入適量的雙氧水,觀察到大量氣泡.說明氧化銅還能作氯酸鉀的催化劑;
故填:氧化銅還能作氯酸鉀的催化劑;
③實驗③和實驗②對比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銅和二氧化錳哪一個催化效果好.
故填:探究氧化銅和二氧化錳哪一個催化效果好.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等于29 mL | B. | 大于29 mL | C. | 小于29 mL | D. | 無法判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很大,是因為它們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
B. | 二氧化碳能滅火,既利用了物理性質,又利用了化學性質 | |
C. | 用墨寫的字不易褪色,這是因為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 |
D. | 洗衣服時,用硬水比軟水效果更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物質 | B | C | D | 圖例 |
微觀 示意圖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