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人人_亚洲美女在线视频_av手机在线播放_国产大片aaa_欧美中文日韩_午夜理伦三级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9.綠原酸是金銀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藥理成分之一,科學研究表明:綠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細胞、保肝利膽、抗腫瘤、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等作用,被譽為“第七營養素”,化學式為C16H18O9.請問:
(1)綠原酸由三種元素組成.
(2)一個綠原酸分子由43個原子構成.
(3)綠原酸中H、O元素的質量比是1:8,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54.2% (結果精確到0.1%).

分析 (1)根據綠原酸化學式的含義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一個綠原酸分子的構成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frac{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相對分子質量}$×100%,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綠原酸是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組成的.
(2)一個綠原酸分子中含有16個碳原子、18個氫原子和9個氧原子,則一個綠原酸分子由43個原子構成.
(3)綠原酸中H、O元素的質量比是(1×18):(16×9)=1:8.
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frac{12×16}{12×16+1×18+16×9}$×100%≈54.2%.
故答案為:(1)三;(2)43;(3)1:8;54.2%.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敘述與對應的示意圖表示正確的是( 。
A.
水的電解
B.
向氫氧化鈉中滴加過量稀鹽酸的溶液
C.
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制氧氣
D.
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分別與足量鋅、鐵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綠色化學”它包括“綠色生產”和“綠色銷毀”等內容,“綠色生產”要求原料物質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轉入到期望的產品中,蜀美化工由C2H4(乙烯)合成C4H8O2(乙酸乙酯)的過程中,為使原子利用了達到100%,在催化劑作用下還需加入的反應物是( 。
A.CH3COOHB.H2O和COC.O2和H2D.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當魚、肉的新鮮度發生變化時,其浸出液的pH值也會發生相應變化,如圖所示,當魚、肉的浸出液pH變大時,其新鮮度的變化情況為(  )
A.越來越新鮮
B.趨向腐敗變質
C.沒有發生變化
D.魚肉越來越新鮮,其他肉類則趨向腐敗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如圖呈現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主要化合價等信息.

根據上表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鋁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最外層有3個電子.與鋁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是B(填元素符號).
(2)核電荷數分別為8和14的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Si02
(3)研究表明:第一周期從3~9號元素的原子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逐漸增大,核對核外電子的引力逐漸增大,故原子半徑逐漸減小.我分析第三周期從11~17號元素原子半徑變化規律是原子的半徑逐漸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下列物質鑒別的實驗方法不恰當的是( 。
鑒別物質實驗方法
A、過氧化氫和蒸餾水取樣,分別加入Mn02,觀察現象
B、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取樣,分別加入稀鹽酸,觀察現象
C、CO和C02觀察顏色
D、硝酸銨和氫氧化鈉取樣,分別投入水中,觀察溶液的溫度變化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在一密閉容器內有A、B、C、D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表,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物質ABCD
反應前質量(g)1010040
反應后質量(g)待測1026O
A.待測物質的質量是24gB.B物質可能是催化劑
C.參與反應的A、D兩物質質量比為1:4D.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小科參觀某養魚池時,發現農民向養魚池撒一種黃色固體,用來增加魚池中的含氧量.小科對這種固體很好奇,進行了詢問.但農民告訴他固體的主要成分是過氧化鈣或過氧化鈉(溶質不溶于水且不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為此,小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這個固體是什么物質呢?
【查閱資料】部分內容如下:過氧化鈣(CaO2)過氧化鈉(Na2O2)都是淡黃色固體,常溫下都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相應的碳酸鹽和氧氣;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和氧氣.
【證據與結論】

(1)如果要驗證這種固體與水反應產生氧氣,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B(填字母,下同).
(2)如果要驗證這種固體與二氧化碳反應產生氧氣,并且得到比較純凈的氧氣,則裝置連接的順序是BCEF;收集到的氧氣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
(3)小科把實驗(1)和(2)中的殘留液體靜置一段時間后,。1)中的上層清液,通入二氧化碳,如果發現白色沉淀,則這種固體是過氧化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化學調研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鈉和鹽酸探究中和反應,也請你參加.
(1)甲組同學用一瓶稀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實驗時,當往燒杯中滴加稀鹽酸時,發現有少量的氣泡冒出,小組同學根據這一現象進行討論,一致認為其原因可能是稀氫氧化鈉溶液已經變質,變質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解釋)CO2+2NaOH═Na2CO3+H2O.由此,同學們建議實驗室保存氫氧化鈉時應注意密封保存.為了除去稀氫氧化鈉溶液中變質產生的碳酸鈉,你認為可選用下列物質中的A(填序號).
A.飽和氫氧化鈣溶液        B.稀鹽酸      C.氯化鈣溶液     D.氯化鈉溶液
(2)乙組同學計劃借助酚酞溶液繼續研究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的反應.他們向燒杯里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一定量后,發現忘記了滴加酚酞溶液.于是,小組的同學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M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振蕩,觀察到酚酞溶液不變色.于是他們得出了“兩種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你認為他們這樣得出的結論是錯誤(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鹽酸過量,溶液顯酸性,酚酞溶液也不變色.
請你幫助乙組的同學,設計一個實驗探究反應后溶液M的酸堿性.現有A.Cu片、B.Fe片、C.NaHCO3溶液、D.MgCl2溶液、E.CuO等五種物質,按要求填寫如表:
實驗方法觀察到的現象結論
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M于試管中,再加入(填序號)B或C.有氣泡逸出則溶液M呈酸性.
(3)在乙組同學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CuO,反應的實驗現象為黑色粉末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 国产传媒在线观看 | 色综合欧美 | 黄色国产精品 | 国产一区久久 | 国产永久在线 | 一级片黄色片 | 草草在线视频 |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 性做久久久 | 黄色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第一页 | av播播| 欧美一区免费 | 日韩少妇av | 国产永久精品 | 国产精品区二区三区日本 | 国产不卡视频 | 又色又爽又黄18网站 | 在线成人免费 | 欧美一级特黄aa大片 | 情侣av| 国产麻豆91 | 久久伊人影院 |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牛牛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91 | 黄色片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看片 | 日本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成人网 |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 日韩成人小视频 |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 精品国产福利 | 国产免费a| 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