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關系圖中,A、B、C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單質,甲在大氣中含量過高會引起溫室效應,乙在常溫下呈液態,丙是雞蛋殼的主要成分。(其中④⑤⑥略去了條件和部分反應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化學式:A是 C是 ;反應②的反應類型是 。
(2)反應①中,若B不足,則產物為D。其化學方程式為 ;因此,冬天用煤火取暖時,要防止 (填物質名稱)中毒。
(3)如果加熱反應③得到的溶液,可觀察到試液由紅色變為紫色。該現象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某同學認為反應⑤中,與D反應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你的看法是 (填“一定”或“不一定”);原因是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老師為同學們提供了如下實驗裝置:
①寫出儀器a、b的名稱。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
②實驗室用鋅和稀硫酸制取氫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填選項字母,下同),收集裝置是________。
(2)右圖是某學生設計的一種洗氣、貯氣等用途的裝置。欲除去氧氣中混有的水蒸氣,瓶中可盛__________________;氫氣是難溶于水的氣體,當用排水法收集氫氣時,瓶內先裝滿水,氣體從________(填“c”或“d”,下同)處導管通入;若要用水將瓶中氫氣排出使用,水應從________處導管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寫出圖中儀器a的名稱: .
(2)在實驗室里用一種固體和一種液體混合,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單質或化合物氣體,請選擇上述儀器,按照產生氣體的流向從左到右的順序,連接成一套實驗裝置(填大寫字母標號): F 接 接 接 接 .若制備單質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若制備化合物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實驗中,連接玻璃管和膠皮管的方法是 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濕潤,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膠皮 .
(4)C是一種可用于集氣、洗氣等的多功能裝置.若將C裝置內裝滿水,再連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測定不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的氣體體積,則氣體應從 (填“長導管”或“短導管”)進入C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科學使人理智,化學使人睿智.下列是中央電視臺《幸運52》節目中的一道題目,請你根據下列提示猜測是何種物質?在右邊的橫線上寫出其化學式: H2O、Cu、CaCO3 .
氧化物 | 生命之源 | 洗滌劑 | 冰霜雨雪 |
|
司目鼎 | 孔雀石 | 濕法冶金 | 金屬導線 |
|
雞蛋殼 | 《石灰吟》 | 二氧化碳 | 建筑材料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1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查閱資料得知:CuO+H2SO4═CuSO4+H2O.
某同學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驟進行實驗.
(1)先對實驗做了如下設想和分析.取少量粉末于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則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現象與對應結論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出所有情況).請完成下表.
燒杯中可能出現的現象 | 結 論 |
①有黑色不溶物,無氣泡逸出,溶液不變色 | 只含 C |
② | 含 C、CuO |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氣泡逸出,溶液呈淺綠色 | 含 |
(2)通過實驗及分析,確定該粉末為C、CuO的混合物.
(3)為了進一步探究C、CuO的性質,他又利用這種混合物補充做了下面兩個實驗.
實驗1:將此粉末敞口在空氣中充分灼燒,待冷卻到室溫后,取剩余固體于燒杯中,再加入過量稀硫酸,反應完全后,靜置.燒杯中 (填“有”或“無”)不溶物,溶液呈 顏色.
實驗2:將此粉末隔絕空氣加熱,待冷卻到室溫后,取剩余固體于燒杯中,再加入過量稀硫酸,靜置.燒杯中出現不溶物,則該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火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當時可能成為吞噬生命的惡魔。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類從遠古時代就懂得鉆木取火。鉆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為______ ___ _ 。
(2)近年來頻繁發生的有關化學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給我們敲響警鐘。因此,在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易爆物時絕不允許違章操作。下列圖標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右圖回答:
①從CO2的性質角度分析,下面蠟燭首先熄滅的原因是 .
②從滅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蠟燭熄滅的
原因是 .
(4)2013年6月3日吉林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發生特大火災.主要原因之一是可燃性建筑材料中未添加阻燃劑.Mg(OH)2是一種常見的阻燃劑,在380℃時分解成水蒸氣和耐高溫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熱. Mg(OH)2可以做阻燃劑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據統計,我國僅20世紀90年代就發生火災約89萬起,給人民造成重大損失。應用化學知識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火災。下面對圖中滅火實例滅火原理解釋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