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1)一個亞鐵離子 ;
(2)氧化鈣中鈣元素是+2價 ;
(3)2個銨根 ;
(4)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 .
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 |
專題: | 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
分析: | 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
解答: | 解:(1)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一個亞鐵離子可表示為:Fe2+. (2)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所以氧化鈣中鈣元素是+2價,故可表示為: (3)根據常見原子團的書寫方法,表示原子團的個數標在原子團的前面,故2個銨根可表示為:2NH4; (4)根據固態的非金屬元素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它的元素符號表示這種物質,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是單原子分子,因此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表示為:C60; 故答案為:(1)Fe2+;(2) |
點評: |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1)從圖甲中能獲取的信息是 (填字母序號).
A.分子之間有間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
C.水分子受熱運動速率加快 D.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
(2)圖乙是某個化學反應前、后的微觀模擬圖,請根據圖示回答:
①2%該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和
與反應后生成的
各粒子的個數比為 .
②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現象的產生,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無關的是( )
| A. | 酥脆的餅干放置在空氣中變軟 |
| B. | 夏天從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氣” |
| C. | 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戶的玻璃上有“冰花” |
| D. | 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氣悶、頭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有兩瓶失去標簽的試劑,其中一瓶是食鹽水,一瓶是蒸餾水.下面是小鳴同學提供的幾種鑒別方法:①過濾;②嘗味道;③測密度;④用光學顯微鏡觀察;⑤蒸發.你認為可行的是( )
| A. | ③⑤ | B. | ②③⑤ | C. | ①②③④ | D. | ①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多角度認識物質,能幫助我們更全面了解物質世界,以氧氣和二氧化碳為例,回答下列問題:
(1)認識物質的組成和構成
①從宏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分子”,下同)組成.
②從微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是由 構成.
(2)認識物質的性質與制法
某小組用圖中裝置進行CO2與空氣密度大小比較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玻璃管中裝有一根銅絲,銅絲等距離系有11個棉球,兩端與干燥管相連.
實驗:玻璃管上段和下段的各5個棉球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干燥管內塞入用稀NaOH潤濕的棉球.0號棉球內預先包有少量碳酸鈣粉末,用注射器通過管壁小孔向0號棉球緩慢注入0.5mL的稀鹽酸.
資料: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①該實驗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下 .寫出所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
②若在0號棉球內包含少量MnO2粉末,用注射器向棉球內注入少量5% H2O2溶液.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他試劑不變,該裝置是否適合比較氧氣與空氣密度的大小? (填“是”或“否”)
③寫出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3)同證她認識物質﹣﹣功過相對論
①從“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的事實分析,“功”,使地球氣溫保持在適宜生物生存的溫度范圍,“過”: .(舉一例)
②從“氧氣支持燃燒”的事實分析,“功” ,“過” .(各舉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幾種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
(1)寫出圖1中有標號的儀器名稱:① ② .
(2)若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時,所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C或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填編號).
a.將導管伸入集氣瓶口,讓氣體進入瓶中
b.將裝滿水的集氣瓶倒置在水槽中
c.當氣體收集滿時,用毛玻璃片蓋住瓶口,將集氣瓶移出水面正放置于桌面
(4)選用B裝置來制取氧氣時,小明是“將二氧化錳加入裝有過氧化氫溶液的錐形瓶中”,小亮是“把過氧化氫溶液緩緩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錳的錐形瓶中”,為得到平穩的氧氣流 (填小明或小亮)的操作更好,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結束后,若要分離出二氧化錳,可將殘留物經過濾、洗滌、干燥.過濾操作時,需將圓形濾紙折疊.下列濾紙折疊過程圖示2中,正確的是 甲 (選填“甲”或“乙”).
甲:A→B→C 乙:A→B→D
在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濾液仍渾濁,下列可能的原因有 .
A.濾紙破了 B.濾紙沒有緊靠漏斗內壁
C.承接濾液的燒杯沒洗干凈 D.漏斗中液體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5)圖3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裝置.實驗時,打開分夜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氣約10秒,引燃鐵絲下端火柴桿,伸入塑料瓶內,并對準玻璃管口正上方,觀察到的現象是:鐵絲劇烈燃燒,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改進后裝置具有的優點是 (填序號).
①氧氣無需提前制備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氣瓶,防止集氣瓶炸裂,更安全
③裝置集氧氣的制取、干燥和性質驗證于一體,實驗更優化
(6)取31.6g高錳酸鉀,加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共收集到1.6g氧氣.
①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詳細解題過程)
②剩余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此空直接填寫結果,計算結果保留到0.1%)
③有同學發現,不慎將高錳酸鉀粘到了手上,會留下一時洗不掉的褐色斑痕.老師說,這是高錳酸鉀氧化作用對皮膚的腐蝕所致.針對這個案例,在實驗前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區分兩種不同物質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 | 用水區分CuO粉末與MnO2粉末 |
| B. | 用澄清石灰水區分氮氣與二氧化碳 |
| C. | 用看顏色區分鐵片與銅片 |
| D. | 用加熱的方法區分碳酸氫銨固體與蔗糖固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