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有好幾種,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固體混合物可制得氧氣(氯酸鉀能溶于水,反應后生成物除了氧氣還有氯化鉀,氯化鉀能溶解于水二氧化錳不溶于水),為了證明其中二氧化錳是反應的催化劑,可以設計加熱氯酸鉀和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兩個對比實驗,比較生成氧氣速率的大小。試回答下列問題:
(1)進行對比實驗可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查生成的氧氣,若不用帶火星的木條,你還能用什么簡單的方法來檢查生成氧氣的速率大小呢?請簡單敘述你的方法和所觀察到的現象:
。
(2)若要進一步證明二氧化錳是反應的催化劑而不是一般的反應物,在上述的實驗中還要用到托盤天平,其作用是 。
為了從反應后的固體殘渣中得到干燥的二氧化錳固體,需要依次經過的溶解、 和
洗滌、 四步主要步驟。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結合如圖圖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編號所指儀器的名稱:a ;b .
(2)實驗室中,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發生裝置可選用 (填標號);收集裝置可用 .可用C裝置收集的原因是 .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
(3)進行該實驗時在試管口放棉花的原因是 .
(4)如用C收集氧氣,實驗完畢后就先 后 ,其原因是 .
(5)氫氣是最清潔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來制得.收集氫氣的裝置可選用 或 .(填標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元素的一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元素是一種金屬元素 B.該微粒是陽離子
C.該微粒具有穩定結構 D.該元素原子的核外有2個電子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G是初中常見的7種物質,它們有如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產物已略去)。
已知A、C是無色液體,B、F是無色氣體,其中大量排放F會引起溫室效應,
D是黑色固體, G是紫黑色固體。
(1)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名稱: G ,H ;
(2)請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C→B +H ,
②G→B .
(3)實驗室常用 (填物質名稱)檢驗F氣體的存在,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要區分下列各組物質,所選擇的方法(或試劑)不正確的是
A. O2和N2——燃著的木條 B. MgO和P2O5——觀察顏色
C. 硬水和軟水——肥皂水 D. H2和CO2——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雄偉壯觀的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筑表面安裝了近2萬塊鈦(Ti)金屬板。
已知Ti原子核內有22個質子,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Ti可以表示一個鈦元素 B.Ti4+核外有26個電子
C.鈦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不受大氣與空氣的腐蝕 D.CaTiO3屬于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下列實驗中出現的異常現象分析合理的是
A.排空氣法收集不到CO2——集氣瓶上的玻璃片沒蓋嚴
B.加熱堿式碳酸銅固體粉末時,試管破裂——加熱前沒有將試管外壁擦干
C.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過長
D.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時,進入集氣瓶中的水少于1/5——紅磷過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玻璃棒作用的描述錯誤的是
A.溶解時:攪拌,加速固體溶解 B.研細時:搗碎固體
C.加熱蒸發時:攪拌,防止局部過熱引起液體飛濺 D.過濾時: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