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各物質中,前者屬于單質、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氣、大理石 B.生鐵、食鹽水
C.金剛石、碳酸鈉 D.干冰、冰水混合物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4月22日,中國簽署了《巴黎協定》。中國政府積極落實《巴黎協定》,引領綠色發展的舉措,贏得了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是 ( )
A.焚燒小麥秸稈 B.垃圾分類回收 C.拒絕一次性筷子 D.發展太陽能電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新年聯歡晚會上,老師給同學們表演了一個魔術:大燒杯中盛有一只燃著的蠟燭和一團包有過氧化鈉(Na2O2)的棉花,將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燒杯中,蠟燭慢慢的熄滅,然后棉花突然劇烈的燃燒起來。這出乎意料的現象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請你參與同學們的討論和探究。
蠟燭熄滅的原因是 。
【提出問題】棉花為什么會燃燒?
【提出猜想】
(1)可能是蠟燭燃燒引燃了棉花。
(2)可能是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了氧氣。
(3) 。
【實驗驗證】
【實驗結論】
(1)CO2 與Na2O2反應生成了氧氣與一種化合物,化學方程式為 。
(2)通常CO2可作滅火劑,但有些物質(如Na2O2)著火,不能用CO2熄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氣體壓力傳感器與數據采集器和數據處理軟件相結合,可用于檢測密閉體系內的氣壓變化,并將氣壓變化以數字、曲線等多種形式通過計算機實時顯示出來。下圖為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的實驗裝置圖及用氣體壓力傳感器測出的集氣瓶中氣壓變化圖。
(1)實驗中紅磷要足量的原因是 。
(2)紅磷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3)連接好實驗裝置,將壓力傳感器接入電腦,在紅磷點燃前即打開示波器開關,以獲取點燃前瓶中空氣的壓強(圖2中AB段所示)。實驗過程中體系內的氣壓變化曲線如上圖2所示。請根據圖像回答下列問題。
① 氣壓變化至圖像中D點時,應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
② 圖像中CD段氣壓變化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丁、戊5種物質,由氫、碳、氧、氯、鈣5種元素中的2~3種組成。
(1)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的化學式為 。
(2)乙、丙組成元素相同,乙燃燒能生成丙。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
(3)通過下列反應可生成丁,請在方框中補全丁的微粒圖示。
(4)如右圖所示,打開K,在盛有少量固體甲的瓶中加入一定量丁的溶液,觀察到I中有氣泡,II中溶液變渾濁。關閉 K,I中液體流入II中,II中有氣泡產生,且渾濁液變澄清。I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流入II中的I中液體,所含溶質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A.分離食鹽和泥沙——蒸發結晶
B.除去氯化鈣中的碳酸鈣——高溫煅燒
C.檢驗露置于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滴入無色酚酞
D.鑒別氯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下列關于物質用途的敘述,既體現其物理性質又體現化學性質的是
A.金剛石常用于切割玻璃
B.氮氣可以用作糧食瓜果的保護氣
C.通常在加壓的條件下將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制成飲料
D.常見白熾燈的燈絲是用金屬鎢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盛有10g大理石的錐形瓶中逐漸滴加40g未知濃度的鹽酸溶液,生成氣體的總質量與滴入鹽酸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根據題意回答問題:
①40g鹽酸溶液中所含HCl物質的量是 mol。(根據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
②測得該鹽酸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稱取5.5g研碎的石灰石粉末,進行四次高溫加熱 (雜質不參加反應)、冷卻、稱量剩余固體的重復操作.記錄數據如下:
操作次序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剩余固體質量/g | 4.2 | 3.9 | 3.3 | 3.3 |
請計算:
(1)完全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 g;
(2)求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