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名稱和題中所指儀器的作用進行分析;
(2)根據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通過裝置內外壓強差,可以實現固液分離進行分析;
(3)根據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易溶于水反應進行分析;
(4)根據氧氣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能力進行分析;
(5)根據控制變量法的具體操作進行分析.
解答 解:(1)通過分析題中所指儀器的作用可知,①是長頸漏斗,②是錐形瓶;
(2)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通過裝置內外壓強差,可以實現固液分離,該裝置的特點是:便于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B、C、D、E四套裝置中,能產生與該裝置相同的效果有BD;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易溶于水反應,所以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氣法;
(4)氧氣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能力,所以當量筒中水的體積為20mL時,立即關閉K2打開K1,發現量筒液面略有下降,可能的原因是:氧氣不易溶于水,有一部分氧氣溶于水;
(5)在利用圖A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時,發現不同小組產生氣泡的速率不同,猜想可能的原因是:大理石顆粒大小不同,驗證猜想的實驗方案是:在室溫下,分別取等質量不同顆粒大小的大理石放入錐形瓶中,再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相同濃度的稀鹽酸,比較收集相同體積氣體所需的時間.
故答案為:(1)長頸漏斗,錐形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便于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BD;
(3)向上排空氣法,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易溶于水反應;
(4)氧氣不易溶于水,有一部分氧氣溶于水;
(5)大理石顆粒大小不同,在室溫下,分別取等質量不同顆粒大小的大理石放入錐形瓶中,再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相同濃度的稀鹽酸,比較收集相同體積氣體所需的時間.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常見氣體的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探究,發生裝置依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收集裝置依據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選擇.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③屬于置換反應 | |
B. | 上述反應中生成了三種可燃性氣體 | |
C. | 硅不屬于金屬材料 | |
D. | Si和SiO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記錄序號 | (1) | (2) | (3) | (4) | (5) | (6) |
加入稀硫酸質量/g | 5 | 5 | 5 | 5 | 5 | 5 |
剩余固體質量/g | 9.35 | 8.70 | 8.05 | 7.40 | 6.75 | 6.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缺碘人群食用加碘食鹽 | B. | 使用工業酒精勾兌飲用酒 | ||
C. | 將霉變米淘洗后食用 | D. | 大量使用劇毒農藥,殺滅害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