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化學實驗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用高錳酸鉀制O2時,反應試管的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B.做鐵絲在O2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應先放少量水或細沙
C.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O2的含量時,可用木炭代替紅磷
D.點燃氫氣之前,要先檢驗氫氣的純度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京市初三國慶作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請用化學符號表示:
(1)鈣元素 ;(2)4個硅原子 ;(3)5個水分子 ;
(4)2個鋁離子 ;(5)3個硫酸根離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宜陽縣紅旗實驗學校初三上學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岳陽)如圖是四位同學對某一物質的化學式意義的描述,該物質是
A.P B.NO2 C.NH3 D.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初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在反應A+B=C+D中,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為3:4,若生成C和D總質量為28g,則參加反應B的質量為
A.12g B.14g C.16g D.1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沙河市初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某興趣小組要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雜質的質量分數。他們進行了如圖實驗。(雜質不發生反應)請計算:
生成CO2氣體的質量;
樣品中雜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沙河市初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某無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
A.一定含有
B.一定含有Ag+
C.含有和Ag+
D.可能有或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初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觀察A 、B 兩幅圖回答以下問題:
(1)用分子原子的知識分析比較甲、乙裝置實驗過程中水的變化情況 ;
(2)在圖乙電解水的裝置中,導線A連接的是電源的 極,小明推測“a試管內產生的是氫氣, b試管內產生的是氧氣。”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_______ (填序號,下同)環節,還需要 _________ 來進行驗證。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設計并進行實驗
D.獲得結論
E.反思與評價
F.表達與交流
(3)要驗證試管a中產生的氣體可用 ,現象是 說明a氣體具有的性質是 。若試管a內集到的氣體為5mL,則b試管收集到的氣體為 mL。若氫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則構成a試管中氣體微粒的模型可表示為
A. B.
C.
D.
(4)寫出乙裝置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 ,反應類型是 ,這一反應是將 能轉化成 能。根據能量守恒原理,該實驗中生成的氫氣和氧氣含有的化學能之和比反應前水所含的化學能 (高、低)。因為 ;
(5)用化學符號填寫:在乙裝置實驗中,變化的微粒是 ,不變的微粒是 ,生成新的微粒是 。由此我們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區別是 。
(6)關于通電分解水實驗,獲得的結論正確的有(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改變
D.生成氧氣中氧分子的化學性質與空氣中氧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
(7)水通電生成未來最理想的能源—氫氣,因為燃燒易發生爆炸,因此點燃前必須 ,這一過程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事實對應的解釋錯誤的是
序號 | 事實 | 解釋 |
A | 在花園中可聞到花香 | 分子在不斷運動 |
B | 用肉眼不能直接觀察到CO2分子 | CO2分子很小 |
C | 50毫升水與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毫升 | 分子之間有間隔 |
D | 冰受熱變為水,水受熱變為水蒸氣 | 分子可以再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