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工農業生產都離不開水。
(1)通過電解水實驗可以研究水的組成。電解水的實驗如圖所示, 收集到氧氣的是玻璃管_____(填“a”或“b”),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該實驗說明水是由________組成的。
(2)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如下,請在方框中補全相應微粒的圖示_________。
【答案】a 2H2O2H2+O2 氫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
根據電解水實驗的現象和結論分析回答。
(1)水通電分解時,正極產生的氣體為氧氣、負極產生氫氣,兩氣體的體積比為1:2。由電解水的實驗圖1可知,a管中的氣體體積較小,b管中的氣體體積較大,所以收集到氧氣的試管是a,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H2OH2+O2,電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化學變化中元素的種類不變,此實驗可以說明水是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的;
(2)電解水的過程中,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分別結合為氫分子和氧分子,化學變化中最小的微粒是氫、氧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方框中補全相應微粒是2個氧原子和4個氫原子。方框中補全相應微粒的圖示為: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基本保證。下面是有些同學的實驗操作,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A操作存在的錯誤是____________;
(2)B操作集氣瓶中既無水又無細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其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
(3)用C操作量取的水配制溶液的濃度比欲配制溶液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質量守恒定律是一條重要規律,請利用該規律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①原子數目 ②分子數目 ③元素種類 ④物質種類 ⑤原子種類 ⑥物質的總質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鎂條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氧化鎂(只考慮氧氣參加反應,下同),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若固體質量變化用圖1表示,則m2與m1之差表示______的質量。
(3)實驗過程中,鎂條點燃后實驗現象如圖2所示,鎂條完全燃燒后,稱量得知石棉網上留下固體質量反而比反應前鎂條還輕,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紅磷燃燒測定質量守恒定律實驗中,氣球的作用_____;錐形瓶內細沙的作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中,利用下列裝置可以制取某些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裝置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D裝置收集氧氣,則氧氣由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4)若用B、G裝置制取氧氣,將收集滿氣體的集氣瓶取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接下來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
(5)實驗室利用上述發生裝置C制取氧氣,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6)化石燃料之一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小且難溶于水的氣體,在實驗室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固體加熱制得,則制取甲烷的發生裝置選擇________(填字母以下同)收集裝置可選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從A或B兩題中任選一個作答,若兩題均作答,按A計分。
A | B |
從微粒角度解釋: (1)品紅在水中擴散的原因是______。 (2)品紅在熱水中擴散速度快,其原因是______。 | (1)實驗現象是______。 (2)實驗結論是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化肥對提高糧食產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CO(NH2)2]是一種常用的化肥,工業上生產尿素的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1)尿素由________ 種元素組成。
(2)A、B、C、D四種物質均由___________構成(填“分子”、“原子”或“離子”)。
(3)四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4)尿素中各元素質量比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習小組對舊銅器上的綠色銹斑產生了探究興趣。
(一)對綠色銹斑的探究
(查閱資料)①無水硫酸銅為白色粉末,遇水變藍;②堿石灰是 CaO 和 NaOH 的固體混合物;③綠色銹斑 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受熱易分解。
(探究過程)
實驗1:取一定量的堿式碳酸銅放入試管中并加熱,發現試管中的固體由綠色變成黑色,同時試管壁上有無色 液滴出現。
猜想: (1)從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該黑色固體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銅;③ 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元素守恒角度分析,生成的氣態物質可能是水和 CO2 的混合氣體。
實驗 2:取少量實驗 1 中的黑色固體物質于試管內,加入足量稀硫酸并加熱,觀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 , 則猜想②正確。
實驗 3:同學們選擇如下裝置探究反應生成的氣體成分。
實驗步驟:(1)打開 A 中活塞,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
(2)關閉活塞,連接裝置,其連接順序為 A→_____→______________;
(3)點燃酒精燈,充分加熱后,停止加熱。
現象與結論:根據實驗現象可知,堿式碳酸銅分解還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則 A 中玻璃管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思與評價:A 裝置中 U 形管內堿石灰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用銹蝕嚴重的廢銅屑為原料,回收銅
資料 1: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資料 2:回收銅的兩種實驗方案。
反思與評價:
(1)步驟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溶液 A 中的主要離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離子符號)。
(3)理論上兩種方案獲得銅的質量比較:方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選填“>、=、<”)。
(4)方案二優于方案一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能源、環境與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
(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①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
②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 .
(3)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人們積極尋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經研究發現NH3燃燒的產物沒有污染,且釋放大量能量,有一定應用前景.
①NH3中氮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
②將NH3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4NH3+3O2═6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W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 參加反應的W和氧氣的質量之比2:5
C. X的值為10 D. W可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