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下列各組物質同時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終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aCl2、NaOH、H2SO4 B. KNO3、NaCl、CuSO4
C. HCl、Na2CO3、K2SO4 D. KMnO4、Na2SO4、KCl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2019九年級(上)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子與原子的本質區別是( )
A. 是否直接構成物質
B. 是否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C. 分子大原子小
D.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卻不能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區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A. 過氧化氫中氧的化合價: B. 硫酸鋁:AlSO4
C. 60個碳原子:C60 D. 硫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東亭片八校2019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名稱、化學式、俗稱均一致的是
A. 碳酸鈉,Na2CO3、燒堿 B. 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
C. 氫氧化鈉、NaOH、純堿 D. 氫氧化鈣、CaO、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東臺市第四聯盟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學情調查一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根據下列裝置,結合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
(2)實驗室選擇裝置A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你認為A裝置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可選用_________(填C或D)裝置收集氧氣。若用E裝置收集氧氣,收集滿氧氣后,應先_____,再熄滅酒精燈。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CO2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此法制得的二氧化碳,常混有少量氯化氫氣體,可通過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G裝置來除去,則混合氣體應從G裝置的_______端口(填“②”或“③”)通入。
(4)將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成紅色,加熱后溶液又變成紫色。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加熱后溶液又變成紫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5)通常情況下,SO2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顯酸性。實驗室里,用亞硫酸鈉固體和濃硫酸反應制取SO2。實驗室制取SO2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字母),若選擇F裝置收集SO2,氣體應該從______(填“a”或“b”)進入,實驗結束后剩余的SO2氣體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吸收的目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東臺市第四聯盟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學情調查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和“
”依次代表兩種不同單質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物質X,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參加反應的A2與B2分子數之比為3:1
B.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C.在反應過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變
D.物質X含4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東臺市第四聯盟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學情調查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實現“中國夢”,建設美麗城市。從化學視角,你認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擴大公共綠地,打造綠色家園 B. 發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
C. 增加煙囪高度,減少廢氣污染 D. 保護自然資源,發展旅游經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漯河市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3月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化學基本觀念的認識錯誤的是( )
A. 能量觀:天然氣燃燒放出大量的熱
B. 分類觀:純堿和燒堿從組成上都屬于堿
C. 守恒觀:電解水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原子數目均不變
D. 微粒觀:每個一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1)為了驗證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總質量與生成物總質量相等”,某校興趣小組設計實驗并驗證(藥品用鹽酸和碳酸鈉):
(實驗方案)如圖探究實驗
(實驗現象)反應后,天平指針指向刻度盤中的_____(選填”左邊“、”右邊“或”中間“)。
(解釋與結論)
興趣小組出現上述現象原因是_____
(反思與評價)若小組使用的藥品(鹽酸和碳酸鈉)不變但要得到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結論,你認為應對實驗方案進行怎樣的改進_____
(2)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混合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則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_____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
C.生成的甲、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8:1
D.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質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