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改造物質應用物質。我國海岸線長達 3.2 萬千米,海洋專屬經濟區幅員遼闊,海洋資源豐富,開發的前景十分遠大.
(海水淡化)采用如圖 1 所示的膜分離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過淡化膜進入左側的淡水池,從而得到淡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選字母序號)。
A膜分離法也是一種分離混合物的方法
B膜分離法的原理與濾紙過濾原理類似
C通過膜分離法可將海水中的可溶性雜質除盡
D加壓后右側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增大
(粗鹽提純)除去難溶性雜質后的食鹽水中還含有 Ca2+、Mg2+、SO42-等雜質離子,得到較純的氯化鈉,進行如下的流程的實驗操作,請填空:①加入過量的 NaOH 溶液;②_______;③_______;④過濾;⑤加入適量稀鹽酸; ⑥蒸發。在利用粗鹽制備精鹽過程的第⑤步操作中,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海水制鎂)部分途徑如圖2。實際生產中,步驟Ⅲ常選用___________作為沉淀劑,母液中本來就有氯 化鎂, 為什么還要經過Ⅲ、Ⅳ兩步轉換再得到氯化鎂?_______。
(海水制堿)將氨氣通入飽和食鹽水中,可制成飽和氨鹽水(氨氣極易溶于水)。氨鹽水比食鹽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浩瀚的海洋將為我們全人類貢獻豐富的資源。同學們:除了可燃冰、食鹽以外,你還能從化學學科角度再說出一種你所知道的海洋資源嗎?_______________。
【答案】AB 加入過量BaCl2溶液 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 除去溶液中過量的氫氧化鈉、碳酸鈉 熟石灰 提高氯化鎂的純度 氨水顯堿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二者之間能發生中和反應,故更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利用氯化鎂可以制取金屬鎂
【解析】
海水淡化:
A、膜分離法也是一種分離混合物的方法,故選項正確;
B、膜分離法的原理與濾紙過濾原理類似,將水分子和其他雜質分離,故選項正確;
C、該膜分離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和體積較大的鹽的離子,不能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雜質,故選項錯誤;
D、淡化膜的作用是水分子通過、其它粒子不能通過,所以加壓后海水中溶劑的量減少、溶質的量不變,則海水質量減少,故選項錯誤。故選AB。
粗鹽提純:
除去難溶性雜質后的食鹽水中還含有 Ca2+、Mg2+、SO42-等雜質離子,為得到較純的氯化鈉,進行如下的流程的實驗操作:①加入過量的 NaOH 溶液;氫氧化鈉和鎂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②加入過量BaCl2溶液;氯化鋇和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③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碳酸鈉和鈣離子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④過濾;⑤加入適量稀鹽酸;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⑥蒸發,得到較純的氯化鈉。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過量的氫氧化鈉、碳酸鈉。
海水制鎂:
氫氧化鈣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所以實際生產中,步驟Ⅲ常選用熟石灰作為沉淀劑,從海水中提取MgCl2歷經步驟Ⅱ、Ⅲ、Ⅳ三步轉換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氯化鎂的純度。
海水制堿:
氨鹽水比食鹽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氨水顯堿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二者之間能發生中和反應,故更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反思與評價:除了可燃冰、食鹽以外,氯化鎂是一種重要的海洋資源,利用氯化鎂可以制取一種重要的物質--金屬鎂。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像能有效地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下列關于圖像的敘述合理的是( )
A.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斷加水
B.向部分變質的NaOH溶液中加入鹽酸
C.分別向足量的稀鹽酸中加入等質量的Fe和Mg
D.向飽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鐵、鹽酸、氫氧化鈣、硫酸銅和氯化鎂五種物質的反應與轉化關系,“—”表示兩種物質之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在一定條件下的物質轉化。
(1)D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
(2)鐵與B反應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_____反應。
(3)寫出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從物質反應規律分析,在單質、氧化物、酸、堿和鹽中,能與C反應生成D的物質的______(填序號)。
①2類 ②3類 ③4類 ④5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清華大學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液體燃料甲醇,其微觀示意圖如下圖(圖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應)所示。請根據微觀示意圖選擇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原子數目均沒有改變
B.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生改變
C.甲是單質,乙、丙、丁均為化合物
D.反應對緩解人類能源危機有重要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
A. 2 個氯原子:Cl2
B. 3 個一氧化氮分子:3NO
C. 5 個鐵離子:5Fe2+
D. 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圖文回答問題。
(1)如圖①所示,金剛石由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構成,屬于_______(填“單質”或“混合物”);它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其用途有_______(任寫一種)。
(2)圖②中標示的各部件,用金屬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填序號);鋁塊能制成鋁箔是利用了鋁的_______性,該性質屬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性質。
(3)煤屬于_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圖③中藍色火焰是_______在燃燒;煤燃燒產生的_______等污染物排放到空氣中,會形成酸雨。
(4)生理鹽水中含有的陰離子主要是_______(填粒子符號);如圖④,配制該生理鹽水需要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分別為_______g、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t1℃時,A、C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相等
B.將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可采用升溫的方法
C.將 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 t1℃,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B>C=A
D.t2℃時,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形成飽和溶液,所需溶劑最少的A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概念之間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3種關系。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一組概念是( )
X | Y | Z | |
A | 酸 | 堿 | 化合物 |
B | 氧化物 | 化合物 | 純凈物 |
C | 硝酸鹽 | 銨鹽 | 鹽 |
D | 合成材料 | 合金 | 有機物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常通過對比實驗來獲得信息。根據下圖所示三個對比實驗回答問題:
(1)實驗 A 中,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水下的白磷不燃燒,這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
(2)實驗B 中,通過試管 a 和試管 c 內現象的對比,說明鐵釘銹蝕的條件之一是與_________接觸;
(3)實驗C 中,試管___________內剩余的Ca(OH)2 粉末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