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甲能生成乙和丙,根據其中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已經學過的知識有一氧化碳能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據此解答.
解答 解:(1)若甲是單質,則甲可能是碳,碳能與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能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則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故填:C;CO;CO2;
(2)丙是單質,則甲可能是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故乙是水,反應①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乙是水,丙為氧氣,故③是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故填: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的推斷,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要求同學們熟練掌握常見物質間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以便靈活應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選項 | 物質 | 雜質 | 除雜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鹽酸 | 加過量碳酸鈣,過濾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適量稀鹽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過濾 |
D | N2 | O2 | 通入灼熱銅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則氧化反應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 |
B. | 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 |
C. | 酸堿鹽之間的復分解反應一定有鹽生成,則有鹽生成的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 |
D. | 分子、原子都是不帶電的粒子,但不帶電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石灰、燒堿、濃硫酸都可用作干燥劑 | |
B. | 鐵、鋅、碘元素都屬于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 |
C. | 空氣、石油、冰水共存物都是混合物 | |
D. | 甲烷、酒精、醋酸都屬于有機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重慶市九年級教研片區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酸雨”大家一定聽說過,可“堿雨”呢?1958年以來,有人陸續在美國等地收集到堿性雨水(即“堿雨”)。“堿雨”是如何形成的?原來,人們向植物施銨態氮肥時,由于某些干旱地區土壤多呈堿性,使得銨態氮肥轉化為氨氣進入大氣,進入大氣中的氨遇雨而降便形成了“堿雨”。回答下列問題:
(1)“堿雨”的pH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酸雨”是因為工業生產過程中向大氣中大量排放____________(填名稱)造成的。
(3)NH4Cl與Ca(OH)2共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為施用銨態氮肥提出一條合理措施。答: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東省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目前世界上最精準的鐘是以鍶做鐘擺的鐘。鍶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的值為8
B.鍶屬于非金屬元素
C.鍶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7.62g
D.鍶原子的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