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小組同學在實驗室中發現一袋包裝破損的漂白粉。
(提出問題)袋中漂白粉是否失效、現有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①漂白粉:是Ca(ClO)2、CaCl2和Ca(OH)2的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Ca(ClO)2;Ca(ClO)2可溶于水,在空氣中即可發生反應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②HClO:有漂白作用,如能使紅墨水褪色;不穩定,分解生成HCl和O2。
③CaCl2:易溶于水,溶液呈中性;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實驗1:漂白粉是否失效?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向燒杯中加入適量樣品,加水后通入適量的CO2氣體,再滴加一滴________ |
| 漂白粉已失效 |
實驗2:失效后的漂白粉成分是什么?
(進行猜想)
猜想一:CaCO3;
猜想二:CaCl2和CaCO3;
猜想三:CaCl2和Ca(OH)2;
猜想四:CaCl2和CaCO3和Ca(OH)2。
(實驗記錄)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取少量樣品放入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鹽酸 | 有氣泡出現 | 猜想二成立 |
②取少量樣品放入試管中,加入適量水,靜置后向上層清液中滴加________ | ________ | |
③________ | ________ |
(實驗反思)
(1)猜想一肯定是不正確的,理由是________。
(2)漂白粉中氫氧化鈣最終可能轉化為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CaCO3B.CaCl2C.Ca(ClO)2
【答案】實驗1:紅墨水 紅色不褪去
實驗2:【實驗記錄】
②無色酚酞溶液 無明顯變化
③取少量樣品放入試管中,加入適量水溶解,過濾后向濾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
溶液變渾濁
【實驗反思】
(1)因為CaCl2在漂白粉變質過程中不與其他物質反應,成分中一定含CaCl2
(2)A B
【解析】
實驗探究:根據Ca(ClO)2+H2O+CO2=CaCO3↓+2HClO,HClO能使有色物質如紅墨水褪色,所以可以利用紅墨水顏色褪去設計實驗.加入紅墨水,如果顏色不褪去,說明漂白粉失效.
實驗記錄:碳酸鈣的檢驗方法是:取樣,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證明樣品中含有碳酸鈣;
驗證猜想二中氫氧化鈣不存在的實驗方案是:取樣,加入適量水中,攪拌,取上清液,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無明顯變化,證明溶液中不含有氫氧化鈣;
氯化鈣的檢驗方法是:取樣,加入適量水溶解,過濾后向濾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看到溶液變渾濁,證明樣品中含有氯化鈣;
②無色酚酞溶液 無明顯變化
③取少量樣品放入試管中,加入適量水溶解,過濾后向濾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 溶液變渾濁
實驗反思:因為CaCl2在漂白粉變質過程中不與其他物質反應,故成分中一定含CaCl2;
因為氫氧化鈣既可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也可能是HClO分解出的HCl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不可能是Ca(ClO)2,因為Ca(ClO)2可溶于水,在空氣中發生反應又有碳酸鈣的生成;
故填:(1)因為CaCl2在漂白粉變質過程中不與其他物質反應,成分中一定含CaCl2;(2)A B.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明礬溶于水生成膠狀物能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而沉降
B.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異味
C.可用肥皂水鑒別硬水和軟水
D.在蒸餾裝置中,要在水中插入一支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部分農村的飲用水主要還是地下水。飲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體健康。政府積極建設自來水廠,讓農民喝上健康的水。
(1)檢驗某地下水是硬水還中軟水,可用的物質是_______。產生_______說明是硬水。
(2)為了降低水的硬度,要建議農民在飲用前要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五月端午粽飄香。
(1)用微粒的觀點解釋“粽飄香”的原因_____。
(2)做粽子的糯米富含的營養素是_____。
(3)種植水稻過程中,為了穗粒飽滿,增強抗旱能力,可以施用以下一種復合肥料化肥是_____(填序號).
①NH4NO3 ②K2SO4 ③(NH4)2HPO4
(4)蔗糖(C12H22O11)是甜粽的輔助材料,蔗糖的組成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最簡整數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在學習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時,老師強調:“金屬K、Ca、Na必須除外!被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此產生了興趣,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將金屬鈉投入到硫酸銅溶液中,結果會怎樣?
(查找資料)(1)少量鈉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2)鈉是銀白色的軟金屬,可用小刀切割,熔點97.81℃,沸點882.9℃,密度為0.97g/cm3 ;
(3)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遇水發生劇烈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
(做出猜想)猜想Ⅰ:放出氣體,生成藍色沉淀,能置換出銅;
猜想Ⅱ:放出氣體,生成藍色沉淀,不能置換出銅。
(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①取10mL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硫酸銅溶液,倒入50mL的燒杯里 ②去一塊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煤油,再切取綠豆大小的一塊,投入溶液中 | 鈉浮在液面上,溶化成閃亮小球,鈉球游動,發出“嘶嘶”的聲響,析出藍色沉淀 |
(現象分析)(1)鈉熔成小球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
(2)鈉球游動,發出“嘶嘶”的聲響說明有氣體產生。
(3)析出藍色沉淀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繼續探究)有部分同學認為置換出的銅可能被藍色沉淀掩蓋,于是他們進一步探究: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取燒杯中少許沉淀于試管中,再向其中就加入過量的稀硫酸 | 沉淀全部溶解,溶液變藍色 | 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②沉淀中不含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實驗結論)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K、Ca、Na必須除外)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鹽的溶液里置換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中央電視臺舉辦的“3.15”晚會,曝出某品牌金飾品摻假的事件,引起同學們的好奇。某化學興趣小組在老師的幫助下,對幾種常見金屬飾品所含的金屬進行了相關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
(1)怎樣鑒別真假黃金?
(2)怎樣確定鈀的金屬活動性?
(查閱資料)
(1)假黃金通常是黃銅(Cu-Zn合金);
(2)鈀(Pd)呈銀白色,有金屬光澤,可用作飾品。
(實驗藥品)
鈀、鉑(Pt)、稀鹽酸、硝酸銀溶液和氯化鈀(PdCl2)溶液
(實驗探究)
(1)鑒別黃金樣品的真假
取黃金樣品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后,觀察到黃金樣品表面有氣泡產生,該氣體是______,說明此樣品為_________(選填“真”或“假”)黃金。
(2)探究鈀的金屬活動性
依據生活經驗,同學們猜想鈀的活動性可能與銀和鉑相近,于是他們利用上述藥品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把鈀浸入硝酸銀溶液中 | __________ | 鈀的活動性比銀弱 |
把鉑浸入氯化鈀溶液中 | 無明顯現象 | 鈀的活動性比鉑______ |
初步得出結論:鈀、銀、鉑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
(廢液處理)
(1)轉化成沉淀。小組同學將所有液體倒入廢液缸中,出現白色沉淀。寫出產生該現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個即可);
(2)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進一步回收金屬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把金屬鈉放到氯化鐵溶液中,觀察到有氣泡冒出,同時生成一種紅褐色的沉淀。同學們非常好奇并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金屬鈉與氯化鐵溶液發生了怎樣的化學反應?
(查閱資料)鈉是非常活潑的金屬,能與水發生劇烈反應,并放出氣體,生成的溶液顯堿性。
(提出猜想)
猜想一:鈉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氣和某堿溶液,某堿再與氯化鐵反應生成紅褐色沉淀;
猜想二:鈉先與水反應生成氧氣和某堿溶液,某堿再與氯化鐵反應生成紅褐色沉淀;
(實驗探究)實驗一:從煤油中取出一小塊金屬鈉,用濾紙擦干凈后放到裝有少量蒸餾水的試管中,觀察到鈉浮在水面上,并產生氣泡;點燃生成的氣體,聽到“嗅”的一聲后燃燒起來;
實驗二:在剩余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鐵溶液,發現有紅褐色沉淀。
(實驗結論)
(一)猜想________成立,己知反應中生成的“某堿”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清列舉其中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
(二)實驗二中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實驗拓展)興趣小組利用上述實驗結論得出金屬鈉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金屬銅。若將一小塊擦干凈的金屬鈉放入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試寫出該反應總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實驗反思)金屬鈉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為了隔絕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能源和環境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
(1)乙醇和天然氣中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
(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排放的________氣體導致溫室效應加劇;
(3)煤通常含有硫元素,直接燃燒會產生SO2,下列措施能減少SO2排放的是________。
A 將煤塊粉碎 B 對燃煤進行脫硫
C 推廣煤改氣、煤改電 D 循環利用工業尾氣中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為H2O和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B.因為蠟燭燃燒生成CO2和H2O,所以蠟燭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因為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也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D.因為堿溶液呈堿性,所以呈堿性的溶液一定都是堿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