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指出圖中標有數字的儀器名稱:① ;② .
(2)實驗室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要收集較為純凈的氧氣最好選用 裝置(填序號).實驗前還應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其作用是 ;實驗中試管中的棉花沒有燃燒,根據燃燒的條件分析,主要原因是 .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應選用 (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需要控制反應的速率,在裝置上可以怎樣改進? .一般不用D裝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4)F裝置是一種可用于集氣、洗氣等的多功能裝置.若將F裝置內裝滿水,再連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測定不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的氣體體積,則氣體應從 (填“a”或“b”)進入F中.
(5)若用F裝置檢驗生成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可先在F裝置中加入 ,氣體應從 (填“a”或“b”)進入F中.
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 |
專題: | 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
分析: | 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集氣瓶是收集氣體的儀器;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若需要控制反應的速率,將長頸漏斗換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等即可.若將F裝置內裝滿水,再連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測定不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的氣體體積,則氣體應從短管進入,因為氣體的密度比水小;若用F裝置檢驗生成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可先在F裝置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氣體應從長管進入. |
解答: | 解:(1)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集氣瓶是收集氣體的儀器,故答案為:酒精燈、集氣瓶 (2)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實驗中試管中的棉花沒有燃燒,根據燃燒的條件分析,主要原因是:溫度沒有達到棉花的著火點;故答案為:A、2KMnO4 (3)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若需要控制反應的速率,將長頸漏斗換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等即可;故答案為:B、CaCO3+2HCl═CaCl2+H2O+CO2↑;將長頸漏斗換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等)、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4)若將F裝置內裝滿水,再連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測定不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的氣體體積,則氣體應從短管進入,因為氣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為:b (5)若用F裝置檢驗生成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可先在F裝置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氣體應從長管進入;故答案為:澄清石灰水、a |
點評: |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氣體的檢驗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實驗室模擬粉塵爆炸試驗.連接好裝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點燃蠟燭,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氣,肯定觀察不到爆炸現象的是( )
A.大理石粉 B. 面粉 C. 煤粉 D. 鎂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把“生態文明建設”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戰略層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 A. | 合理開發潔凈能源 | B. | 全面關停化工企業 |
| C. | 改進汽車尾氣凈化技術 | D. | 研發易降解的生物農藥和塑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 | A | B | C | D |
實驗 目的 | 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 探究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 證明CH4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
實 驗 設 計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年11月22日,青島輸油管道泄露爆炸,造成62人死亡,再次提醒我們安全無小事。下列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正確的是
A.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 B.煤氣泄露,立即開燈查看
C.房間著火,立即開窗通風 D.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現象的描述和化學方程式均正確的是
A.碳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 C+O2=CO2
B.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4Fe+3O2點燃2Fe2O3
C.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S+O2點燃SO2
D.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2P+5O2點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粒子示意圖,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個X分子中有3個原子
B.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
C.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D.該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種類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