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釔屬于金屬元素
B.釔原子中的質子數為39
C.釔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8.91
D.釔原子中的中子數為39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鑒別空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瓶氣體,可選用的方法是( )
| A. | 將水倒入三瓶氣體中 | B. | 將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三瓶氣體中 |
| C. | 聞三瓶氣體的氣味 | D. |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瓶氣體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進行探究:
(1)如上圖甲所示裝置和藥品進行實驗,集氣瓶中發生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 ,實驗中可觀察到紅磷燃燒的現象是 .
(2)該組同學做了6次實驗,整理數據如下:(注:集氣瓶容積為100mL)
1 | 2 | 3 | 4 | 5 | 6 | |
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8 |
1 | 2 | 3 | 4 | 5 | 6 | |
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8 |
1 | 2 | 3 | 4 | 5 | 6 | |
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8 |
1 | 2 | 3 | 4 | 5 | 6 | |
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8 |
1 | 2 | 3 | 4 | 5 | 6 | |
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8 |
1 | 2 | 3 | 4 | 5 | 6 | |
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8 |
通過6次實驗,該組同學探究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該組同學通過多次實驗得出結論的目的是 ,通過該實驗還可以推斷出集氣瓶中剩余氣體的物理性質是 ,化學性質是 .
(3)小林同學利用甲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操作會使測定結果偏小的是 (填序號)
A.實驗裝置可能漏氣 B.實驗中所取的紅磷過量
C.實驗前沒有將彈簧夾夾緊 D.紅磷燃燒結束后,沒等裝置冷卻就打開彈簧夾
(4)小明同學認為可用木炭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麗同學認為不可以,其原因是 ,小強同學預先在集氣瓶內加入 溶液后,用木炭做實驗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5)小芳同學用鎂條代替紅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結果卻發現倒吸的水量遠遠超過剛才實驗的體積.小組內的同學幫她仔細檢查,發現裝置的氣密性及操作步驟均無問題.你認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6)小組內同學查閱資料后知道白磷40℃即燃燒,燃燒產物與紅磷相同,于是采用改進后的乙裝置進行重新探究.主要操作是:在實際容積為10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30mL的水,再按圖連好儀器,按下熱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點燃.
①白磷從燃燒到熄滅冷卻的過程中,瓶內水面的變化是 ,若實驗非常成功,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 mL.
②你認為集氣瓶里預先裝進的水有哪些作用? (填序號)
a.加快集氣瓶冷卻 b.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 c.緩沖集氣瓶內氣壓的驟然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核電荷數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1)在第3周期中,各原子結構的共同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周期中,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3周期中,元素類型的變化情況是:從左到右由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過渡到________________元素,并以稀有氣體元素結尾。
(3)寫出核外電子排布與氖原子相同的陽離子和陰離子符號各一個:陽離子________________,陰離子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儀器用途說法不恰當的是( )
| A. | 用溫度計代替玻璃棒用于攪拌 | B. | 燒杯用于較多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
| C. | 實驗室里給物體加熱一般用酒精燈 | D. | 膠頭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