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防止金屬腐蝕是保護金屬資源的唯一途徑 | |
B. | 煤、石油、天然氣都屬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 |
C. | 生活中常用的合金、塑料、蠶絲等都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 |
D. | 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有害氣體主要包括:SO2、CO、NO2、CO2、臭氧等 |
分析 A.根據保護金屬資源的方法進行解答;
B.從煤、石油、天然氣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資源去分析解答;
C.根據有機合成材料的分類來分析;
D.根據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有害氣體有CO、SO2、NO2、O3(臭氧)進行解答.
解答 解:A.除防止金屬腐蝕能保護金屬資源外,回收利用廢舊金屬也能節約保護金屬資源,故說法錯誤;
B.煤、石油、天然氣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資源;故說法正確;
C.合金屬于金屬材料、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蠶絲屬于天然材料,故說法錯誤;
D.根據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有害氣體有CO、SO2、NO2、O3(臭氧),不包括二氧化碳,故說法錯誤.
故選B.
點評 在能源和資源匱乏的今天,它既是社會熱點,也是化學考查的熱點,對于能源主要側重能源的分類、能源使用對環境的影響、新能源開發的技術和前景等;對于資源主要考查貯存、開采狀況,以及資源的保護.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操作 | 現象 | 結論 |
A | 向氫氧化鈉固體中加入稀鹽酸 | 液體溫度升高 | 說明該反應放熱 |
B | 向裝有適量水樣的試管中加入適量肥皂水,振蕩后靜置 | 有大量泡沫產生 | 該水樣屬于硬水 |
C | 將兩根鐵絲分別伸入硫酸銅溶液和硝酸銀溶液中 | 兩根鐵絲上均有固體附著 | 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Fe>Cu>Ag |
D | 將用水潤濕一半的紫色石蕊紙花放入充滿二氧化碳的廣口瓶中 | 紫色石蕊紙花干燥的一半不變紅,濕潤的一半變紅 | 二氧化碳和水發生了化學反應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將產物取少量置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如果能夠看到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 產物是氮化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學變化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 |
B. | 化學反應實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 |
C. | 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 |
D. | 化學反應后氫分子和氧分子的個數比為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時,甲易溶于水 | |
B. | 60℃時,甲的溶解度約為0.6 | |
C. | 將80℃時甲的溶液降溫至40℃,一定析出甲晶體 | |
D. | 90℃時,在50g水中加入0.7g甲,充分攪拌后得到飽和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是中和反應 | |
B. | 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 |
C. | 堿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所以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 |
D. | 水和雙氧水組成相同但化學性質不同,是由于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