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鈉和硝酸鉀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卻結晶的方法從氯化鈉溶液中獲得其晶體
C.40℃時,將35 g硝酸鉀晶體放入50 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9.0%
D.將2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升溫至60℃,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忽略水分蒸發)
C 【解析】A、比較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溫度,錯誤;B、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變化不大,故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錯誤;C、4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63.9g,即63.9g的硝酸鉀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飽和溶液,那么50g水中能溶解31.95g硝酸鉀,形成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39.0% ,正確;D、將2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升溫至60℃,由于硝酸鉀的溶解度變大,u硝酸鉀由飽和溶液變成...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4分)在高溫條件下,甲、乙兩種物質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丙和丁。反應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1)四種物質中,屬于有機物的是 (填序號)。
(2)在該反應中,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屬于置換反應 B.實驗室常用此反應制取物質丁
C.分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D.氫元素的化合價改變
(3)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甲;(2)D(3)CH4 +H2OCO+3H2;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圖示知,甲物質屬于有機物;(2)A、反應物均為化合物,錯誤;B、實驗室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錯誤;C、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一定發生改變,錯誤;D、氫元素的化合價由+1變為0,正確。故選D(3)化學方程式為:CH4 +H2OCO+3H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2018屆九年級第五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實驗小組取用生石灰時,發現裝滿生石灰的塑料試劑瓶已經膨脹破裂,于是小組中的幾位同學對其中的成分進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小丹認為含有:CaO、Ca(OH)2;
小凱認為含有:CaO、Ca(OH)2、CaCO3;
小欣認為含有:Ca(OH)2、CaCO3。
(設計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
步驟一 | 取試樣于試管中加水振蕩 | 液體渾濁,用手摸試管外壁,感覺不發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驟二 | 向步驟一的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 溶液變紅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驟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試管內有氣泡生成 | 一定含有CaCO3 |
(得出結論)通過以上探究可知_________同學的猜想正確,請寫出使CaO變質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拓展)如果生石灰已全部變質為碳酸鈣,請你設計實驗加以證明(寫出必要的步驟、現象和結論)___。
一定不含CaO 一定含有Ca(OH)2 取試樣于試管中,再向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 小欣 CaO+H2OCa(OH)2或Ca(OH)2+CO2CaCO3 ↓+ H2O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取上層清液,滴加入無色酚酞溶液,再向試管中不溶物滴加足量稀鹽酸;現象:上層清液不變色,有大量氣泡冒出;結論:生石灰已全部變質為碳酸鈣 【解析】【設計實驗】:(1)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大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完成下列實驗。
(1)用濃鹽酸(溶質質量分數為37%,密度為1. 18g·mL-1)配制200g 10%稀鹽酸。
①配制的主要步驟為:計算、_________、溶解。
②設豁濃鹽酸的體積為V,請列出V的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算出結果)。
(2)請完善實驗室除去粗鹽中泥沙等難溶性雜質的實驗步驟。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
②在蒸發過程中,待___________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
(1)量取 (2) (3)漏斗 (4)出現較多固體 【解析】(1)①濃鹽酸配稀鹽酸的步驟是計算、量取、溶解;②設需要濃鹽酸的體積為V,則:V×1.18g/cm3×37%=200g×10%,解得V=;(2)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漏斗;在蒸發過程中,待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8·蘇州市張家港市中考模擬)下列有關“守恒”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跟原鎂帶的質量相等
B. 在反應3Cu+8HNO3=3Cu(NO3)2+2X↑+4H2O中,X的化學式是NO2
C. 加熱24. 5gKClO3和4gMnO2的混合物,反應一段時間后,剩余固體24. 9g,則生成O2的質量為3. 6g
D. 某純凈物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CO2, SO2, CO,該物質中一定含有C,S,O元素
C 【解析】A、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等于反應的鎂的質量和反應的氧氣質量之和,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都不變,由方程式知反應物中含有的原子種類及原子個數為Cu-3;H-8;N-8;O-24;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種類及原子個數為Cu-3;H-8;N-2;O-22;比較分析可知X中含有N和O元素,其原子個數分別為2和2,故X的化學式為NO,該選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稀釋濃硫酸時,將水沿燒杯內壁緩慢注入濃硫酸中
B.測定未知溶液的酸堿度時,將pH試紙直接伸到待測溶液中
C.實驗室制取氣體時,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后再裝入藥品
D.用膠頭滴管取用液體藥品時,先將其伸入液體內,然后擠壓膠頭取液
C 【解析】 試題分析:A、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錯誤;B、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錯誤; C、實驗室制取氣體時,組裝好裝置后,應在向容器中裝入藥品前檢查裝...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 金剛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 生石灰能與水反應—作食品干燥劑
C. 銅有導熱性—作電線
D. 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作致冷劑
C 【解析】A、金剛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A正確;B、生石灰能和水反應,可用于食品干燥劑,故B正確;C、銅有導電性,可用做電線,故C正確;D、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可作致冷劑,故D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2018屆九年級莫旗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模擬(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食品安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下列做法不會危害人體健康的是( )
A. 用大量的甜蜜素制作果凍,更加可口
B. 用甲醛浸泡海產品,延長保鮮時間
C. 用適量的小蘇打做糕點,使它更松軟
D. 為了節儉,霉變的食物高溫加熱后食用
C 【解析】A、甜蜜素對人體有害,故該做法會危害人體健康,錯誤;B、甲醛有毒,能破壞人體蛋白質的結構,使蛋白質變性,會危害人體健康,錯誤;C、面粉發酵時可產生酸,碳酸氫鈉與酸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氣體膨脹使饅頭疏松多孔,該做法不會危害人體健康,正確;D、霉變的食物含有黃曲霉毒素,蒸煮不能將其破壞。黃曲霉毒素能損害人的肝臟,誘發肝癌等疾病,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秦安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面推理中正確的是 ( )
A. 酸中都有氫元素,所以含有氫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一定呈堿性
C. 酸與堿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因此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D. 碳酸鹽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B 【解析】A、酸中都含有氫元素,但是含有氫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比如水、氫氧化鈉等化合物中都有含有氫元素,但不是酸,故A錯誤; B、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一定呈堿性,正確; C、酸與堿反應有鹽和水生成,但是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比如酸與金屬氧化物、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都有鹽和水生成,但是他們反應不是中和反應,故C錯誤; 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