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陜西渭南蘋果生長于黃土高原南部。夏季,當地果農會利用自然生長的雜草覆蓋果樹間的土壤。當地的蘋果具有“色澤艷麗、角質層厚、果肉香脆、酸甜適度、耐貯運”等品質特征,暢銷餓羅斯首都莫斯科。
連接重慶和德國杜伊斯堡的“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全長11179公里,運行時間16天,運費比航空節省,運時比海運縮短,運力更大,成為“新絲綢之路”,也使重慶成為國內產品搶灘歐洲市場的橋頭堡。如圖示意“渝新歐”國際鐵路。
(1)陜西渭南蘋果“色澤艷麗、角質層厚”的自然原因是 。說出果農利用自然生長的雜草覆蓋果樹間土壤的主要目的。
(2)從重慶出發的渝新歐國際鐵路在西安匯入 線。簡述渝新歐國際鐵路對重慶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
(3)分析陜西渭南蘋果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暢銷的原因。
【答案】(1)光照強 減少水分的蒸發和水土流失。
(2)隴海 加強了重慶和沿線地區的社會經濟聯系,帶動了重慶基礎建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重慶市的就業,增加了當地收入。
(3)俄羅斯緯度高氣溫低,蘋果產量小;莫斯科人口眾多,消費水平高,對品質好的渭南蘋果需求量大;渭南蘋果角質層后,耐儲存,適合長距離運輸
【解析】
(1)陜西渭南蘋果“色澤艷麗、角質層厚”的自然條件是光照強,果農利用自然生長的雜草覆蓋果樹間土壤的主要目的減少水分的蒸發和水土流失。
(2)從重慶出發的渝新歐國際鐵路在西安匯入隴海線,渝新歐國際鐵路加強了重慶和沿線地區的社會經濟聯系,帶動了重慶基礎設施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重慶市的就業。
(3)俄羅斯由于緯度高氣溫低,蘋果產量小;莫斯科人口眾多,消費水平高,對品質好的渭南蘋果需求量大;渭南蘋果角質層厚,耐儲存,保質期長,適合長距離運輸。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的五個聚落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讀該地等高線與聚落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甲、乙、丙、丁四個聚落,其中發展條件最好、規模最大的一個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2】據調查,在五個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
A. 氣候濕熱B. 地形平坦C. 交通閉塞D. 經濟發展快
【3】來到丙地的游客在地面上借助望遠鏡向其它四個聚落所在的方位觀察,最可能見到的是
A. 甲地--海上明月B. 乙地--炊煙裊裊
C. 丁地--小橋流水D. 戊地--激流飛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在圖中地球公轉軌道位置①上用箭頭標出地球公轉方向。
(2)請在圖中公轉位置D的北極上空用箭頭標出地球自轉方向。
(3) 當太陽直射赤道時,正值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 或 ,北京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4)當地球位于A.位置時,正值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 ,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 ,此時北半球白晝時間 ,黑夜時間 ,(長、短、相等)北極圈內出現了 現象。
(5)3月21日前后,地球公轉到圖中的 位置,此時,全球各地晝夜長度 。
(6)當地球從位置A.到B.,北半球從 季過渡到_________季,同學會感到北京的白天在逐漸變_________(長、短), 黑夜逐漸變_________(長、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My little cousin is a (an) boy and he always asks me all kinds of strange questions.
A. creative B. curious C. energetic D. organize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9年10月13日,中國總理與俄羅斯總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俄多項經濟技術合作協議簽字儀式上,簽署了中俄天然氣合作路線圖,定于2014年至2015年向中國供氣。結合材料,回答:關于該資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B. 用一點就少一點
C. 要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D. 要注意保護和培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兩國輪廓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日本和俄羅斯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日本和俄羅斯都是海陸兼備的國家
B. 面積廣大,交通運輸以陸運為主
C. 兩國首都是本國最大的城市
D. 都以溫帶氣候為主,季風氣候顯著
【2】關于俄羅斯工業與日本工業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俄羅斯的工業建立在豐富的自然資源基礎上,資源能夠自給
B. 日本的礦產資源貧乏,工業建立在雄厚的科技力量基礎上
C. 俄羅斯重要的工業中心都位于亞洲部分
D. 日本的工業區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坡比B坡降水量_____(多或少),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在A坡降雨類型主要為_______雨。
(2)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降低。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_______℃。已知圖中甲地的海拔為1000米,氣溫為24℃,山頂乙的海拔為3000米,則山頂乙的氣溫為________。
(3)受地形因素的影響,_______________成為世界“雨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