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判斷某人是不是中國公民的依據主要看其 ( )
A.是否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B.是否具有中國血統
C.是否被剝奪政治權利D.是否年滿18周歲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如果采取別的方式不能解決問題,或者認定只有通過訴訟途徑才能維護權益,那么,我們就要敢打官司。下列訴訟中俗稱“民告官”的訴訟是
A.行政訴訟 B.民事訴訟 C.刑事訴訟 D.其他訴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承擔公民義務,自覺成才成人】
一位中學生,在家里,她主動拖地板、洗衣服,用行動減輕父母的勞累;在學校,她刻苦學習,積極參加課間操等體育活動,用行動不斷完善自己;在雙休日,她到老年公寓幫助孤寡老人打掃房間,用行動溫暖社會;在社會生活中,她遵紀守法,拒絕“中國式過馬路”等行為。
(1)這位中學生認真履行了哪些義務?
(2)結合材料,談談你將任何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和承擔責任?(至少回答4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琳琳12歲時父母離婚,父親拒絕向琳琳支付撫養費。琳琳父親的行為
A.沒有違反法律的規定,并不違法
B.雖不違法,但違反了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
C.雖然是不道德的行為,但不違法
D.既是不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哈佛大學對波士頓的456名男孩子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發現,不管這些人的智力、家境、種族或受教育的程度如何,從小參加勞動和工作的人,即使只在家里做一些簡單家務的人,生活得要比沒有勞動經驗的人更充實更美滿。對此認識正確的有( )
①沒有經過勞動的磨煉,以后走上社會也很難勝任工作 ②勞動使我們豐衣足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③勞動能使人獲得需要的一切 ④勞動能使我們獲得能力,生活上就幸福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公布的司法解釋: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公開自然人基因信息、病歷資料、健康檢查資料、犯罪記錄、家庭住址、私人活動等個人隱私信息和其他個人信息,造成他人損害,被侵權人請求其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該司法解釋告訴我們
①要文明上網,不侵犯他人的個人隱私
②法律打擊侵犯公民隱私的違法行為
③要形成良好的網絡秩序,維護公民合法利益,從而使公民獲得內心的安寧和安全感
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身自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的父母因感情不和,雙方提出離婚。在辦理離婚手續時,雙方因財產和小紅的撫養問題產生糾紛。為了解決此事,雙方在人民法院提出了訴訟。這種訴訟屬于
A.刑事訴訟 B.民事訴訟
C.行政訴訟 D.非訴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